若米知识 > 情感 > 国学秘籍大全,国学秘籍曾国藩语录

国学秘籍大全,国学秘籍曾国藩语录

导读少儿必知国学知识大全优质回答 篇一1、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古代...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国学秘籍曾国藩语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少儿必知国学知识大全

优质回答 篇一

1、三百千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4、古代四大类书

《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唐文》

5、八股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6、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7、五大奇书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8、十三经

《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9、六子全书

《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10、汉字六书

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1、书法四体

正、草、隶、篆

12、文房四宝

湖笔、徽墨、宣纸、端砚

13、书法九势

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4、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5、三书

《魏书》《蜀书》《吴书》

篇二

1、左思《三都赋》

《蜀都赋》《吴都赋》《魏都赋》

2、南朝三谢

谢灵运、谢安、谢眺

3、初唐四杰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李清照三名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5、北宋文坛四大家

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

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清代词家三绝

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嵩

9、扬州八怪

汪士慎、李鳝、金农、黄慎、高翔、郑燮、罗聘、李方膺

10、北宋四大书法家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1、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赵孟页

12、南宋诗坛四大家

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尤袤

13、大李杜

李白、杜甫

14、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15、千古文章四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篇三

1、乐府双璧

《木兰词》《孔雀东南飞》

2、史学双璧

《史记》《资治通鉴》

3、三史

《史记》《汉书》《东观汉记》(魏晋南北朝)

《史记》《汉书》《后汉书》(唐开元之后)

4、二拍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5、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6、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7、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8、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9、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

10、元末明初吴中四杰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国学知识

优质回答国学知识大全

中国人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两仪、三才、四象、五脏、六腑、七情、八卦、九流、三皇、五帝、五岳、五湖、四海、四书、五经、六艺、八股、九属、十恶、竹林七贤、扬州八怪、唐宋古文八大家……这些名词的含义,你能说出几个本文我为大家汇总71项国学知识,希望对大家学习国学经典有帮助哦~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两仪】阴、阳

【三才】天、地、人

【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十八罗汉】坐鹿罗汉、欢喜罗汉、举钵罗汉、托塔罗汉、静坐罗汉、过江罗汉、骑象罗汉、笑狮罗汉、开心罗汉、探手罗汉、沉思罗汉、挖耳罗汉、布袋罗汉、芭蕉罗汉、长眉罗汉、看门罗汉、降龙罗汉、伏虎罗汉

【十八层地狱】(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磔刑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应天书院(河南商丘)、岳麓书院(湖南岳麓山)、嵩阳书院(河南嵩山)、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南门碑林(台湾高雄)、地震碑林(四川西昌)

【五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贵州梵净山(弥勒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州)、陶然亭(北京)、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济南)、栖霞寺(江苏南京)、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当阳)

【四大名瓷窑】磁州窑(河北)、龙泉窑(浙江)、景德镇窑(江西)、德化窑(福建)

【九大名关】山海关(河北秦皇岛)、潼关(陕西渭南)、嘉峪关(甘肃嘉峪关)、居庸关(北京昌平)、友谊关(广西凭祥)、雁门关(山西忻州)、紫荆关(河北易县)、娘子关(河北井陉县)、武胜关(河南信阳)

【五岳】河南嵩山(中岳)、山东泰山(东岳)、陕西华山(西岳)、湖南衡山(南岳)、山西恒山(北岳)

【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桥】赵州桥(河北)、洛阳桥(福建)、广济桥(广东)、卢沟桥(北京)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楼】黄鹤楼(湖北武汉)、岳阳楼(湖南岳阳)、滕王阁(江西南昌)、蓬莱阁(山东烟台)

【五谷】稻、黍、稷、麦、菽

【五色】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徵、羽

【七宝】金、银、琉璃、水晶、砗磲、珊瑚、琥珀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赋、比、兴、风、雅、颂

【八旗】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

【扬州八怪】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边寿民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春秋)、王昭君(西汉)、貂蝉(东汉)、杨玉环(唐)

【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白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茶、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

【八大菜系】鲁菜、苏菜、粤菜、川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

【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术、指南针

【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

【四大名扇】檀香扇、火画扇、竹丝扇、绫绢扇

【四大名花】牡丹、菊花、山茶、水仙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

国学经典

优质回答国学经典 1

一、十三经

1、《周易》——领袖群经,神龙见首

2、《尚书》——尧舜禹汤,昭如日月

3、《诗经》——所谓天籁,在此一方

4、《周礼》——天地四时,百官居位

5、《仪礼》——尊卑有序,亲疏有别

6、《礼记》——六艺之教,中庸之道

7、《春秋左传》——跌宕不群,纵横自得

8、《春秋公羊传》——三科九旨,一统大同

9、《春秋谷梁传》——鲁鱼亥豕,是非难辨

10、《孝经》——百善之首,立国之基

11、《尔雅》——聚类释名,经纬百科

12、《论语》——半部治天下,布衣成圣贤

13、《孟子》——民贵君轻,王道荡荡

二、其他

1、《韩诗外传》汉、韩婴——诗在言外,意在诗外

2、《尚书大传》汉、伏胜——劫后馀生,似伪似真

3、《春秋繁露》汉、董仲舒——天人感应,儒术独尊

4、《大戴礼记》汉、戴德——礼外别传,今文嫡派

5、《白虎通义》汉、班固——古今论战,继往开来

6、《四书章句集注》宋、朱熹集注——一朝编定,千载不移

7、《经学历史》清、皮锡瑞——六经致用,孔教救国

三、史部

(一)二十六史

1、《史记》汉、司马迁——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2、《汉书》汉、班固——断代为限,一朝国史

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简而且周,疏而不漏

4、《三国志》晋、陈寿——分述三国史,合为一部书

5、《晋书》唐、房玄龄等——竞为绮艳,不求笃实

6、《宋书》南朝梁、沈约——煌煌三十志,几占一半书

7、《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事常伪造,辞尚溢美

8、《梁书》唐、姚思廉——一洗六朝芜冗之习

9、《陈书》唐、姚思廉——短命王朝短章书

10、《魏书》北齐、魏收——魏收作色,秽史扬名

11、《北齐书》唐、李百药——廿载六帝,墙内相阋

12、《周书》唐、令狐德棻——旁征简牍,意在摭实

13、《隋书》唐、魏征等——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

14、《南史》唐、李延寿——杏花春雨江南

15、《北史》唐、李延寿——骏马秋风塞北

16、《旧唐书》后晋、刘昫等——志与表,不如新

17、《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等——纪与传,不如旧

18、《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五代分叙,十国合述

19、《新五代史》宋、欧阳修——五代合叙,十国分述

20、《宋史》元、脱脱等——史如其朝,尾大不掉

21、《辽史》元、脱脱等——怎一个“乱”字了得

22、《金史》元、脱脱等——乱中取次,差强人意

23、《元史》明、宋濂等——其速无比,其陋无敌

24、《明史》清、张廷玉等——一波三折,百年乃成

25、《新元史》民国、柯劭忞——一人之力,千钧之功

26、《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草书之笔就之章

(二)别杂史

1、《逸周书》——收之圣人,失之圣人

2、《国语》——风云一代,春秋八国

3、《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纵横四方,睥睨天地

4、《列女传》汉、刘向——女子无才便是德

5、《吴越春秋》东汉、赵晔——不类信史,反类小说

6、《越绝书》后汉、袁康——吴言越语,君问臣答

7、《人物志》三国魏、刘邵——知人善任,书中伯乐

8、《华阳国志》晋、常璩——巴蜀春秋,美不胜收

9、《山海经》——山中奇谭,海外奇观

10、《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别开生面,妙不可言

11、《洛阳伽蓝记》后魏、杨炫之——梵乐已远,佛香犹闻

12、《大唐西域记》唐、玄奘——遐方异俗,绝壤殊风

13、《大业拾遗记》唐、颜师古——隋炀一世,烟花一现

14、《贞观政要》唐、吴兢——君贤臣忠,长治久安

15、《资治通鉴》宋、司马光——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16、《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宋元易鼎,蒙汉交锋

17、《五代史补》宋、陶岳——道听途说,亦足补史

18、《蛮书》唐、樊绰——滇水之边,云天之南

19、《吴地记》唐、陆广微——大唐江南,全景苏州

20、《唐六典》唐、李林甫等——建官之制,为政之方

21、《通典》唐、杜佑——典章制度之通史,经国治世之良模

22、《史通》唐、刘知几——为史者宜置于座右

23、《桯史》宋、岳珂——说朝说野,公是公非

24、《文史通义》清、章学诚——六经皆史,学兼性情

(三)野史

1、《穆天子传》——思接千里,神驰八极

2、《晋五胡指掌》明、张大龄——兴废始末,焕焉在目

3、《唐摭言》五代、王定保——登科落榜,得意失意

4、《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闲话宫中事,有裨后世闻

5、《洛阳缙绅旧闻记》宋、张齐贤——末世衰民,旧都遗老

6、《大宋宣和遗事》宋、佚名——内忧外患,两宋交迫

7、《靖康传信录》宋、李纲——开封之战,靖康之耻

8、《蒙鞑备录》宋、赵珙——草原之鹰,天骄之国

9、《圣武亲征录校注》清、王国维校注——弯弓大漠,立马中原

10、《元朝秘史》元、佚名——黄金家族黄金册

11、《备倭记》明、卜大同辑——空言空语,纸上谈兵

12、《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虽云野获,堪比正史

13、《南明野史》清、三馀氏——江山已逝,苟延残喘

14、《郎潜纪闻》清、陈康祺——清史遗珠,四笔探骊

四、目录

1、《崇文总目》宋、王尧臣等——秘阁藏书,官修名册

2、《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校雠之馀,提要之祖

3、《书林清话》清、叶德辉——百科书史,源远流长

4、《校雠通义》清、章学诚——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5、《书目答问》清、张之洞——读书指南,治学门径

6、《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清、纪昀等——经史子集,纲举目张

五、子部

(一)诸子

1、《老子》春秋、李耳——道不可道,玄之又玄

2、《庄子》战国、庄周——神与物游,逍遥尘外

3、《公孙龙子》战国、公孙龙——白马非马,名不符实

4、《韩非子》战国、韩非——人非有爱,法本无情

5、《淮南子》西汉、刘安——荟萃诸子,旁搜异闻

6、《列子》战国、列御寇——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7、《墨子》战国、墨翟——兼爱其仁,非攻其义

8、《荀子》战国、荀况——尊王称霸,崇礼讲法

9、《孙子兵法》春秋、孙武——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0、《文子》春秋、辛钘——杂糅百家,道为其旨

11、《关尹子》春秋、关尹——九阳至极,大道其成

12、《鹖冠子》战国、鹖冠子——深浅莫测,真伪难辨

13、《吕氏春秋》战国、吕不韦——市门悬赏,一字千金

14、《晏子春秋》战国、晏婴——传记鼻祖,小说滥觞

15、《管子》战国、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16、《商君书》战国、商鞅——任法明术,强兵弱民

17、《慎子》战国、慎到——天道因循,贵势尚法

18、《尹文子》战国、尹文——名有三科,法有四程

19、《邓析子》春秋、邓析——操两可之说,设无穷之辞

20、《论衡》东汉、王充——疾虚妄,斥鬼神

21、《盐铁论》西汉、桓宽——朝野对话,官民争胜

22、《风俗通义》东汉、应劭——辩风正俗,观微察隐

23、《申鉴》东汉、荀悦——政之大经,法教而已

24、《新论》汉、桓谭——生死相待,形神相依

25、《新书》西汉、贾谊——伤逝贾子,绝代鸿文

26、《孔丛子》汉、孔鲋——圣人之言,后世之教

27、《太玄经》汉、扬雄——玄生万物,九九归一

28、《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29、《刘子》北齐、刘昼——礼教为先,无为是务

30、《金楼子》梁、萧绎——常笑淮南之假手,每嗤不韦之托人

(二)儒家

1、《法言》西汉、扬雄——儒学正统,孔圣独尊

2、《说苑》西汉、刘向——分门别类,稽古谈史

3、《新序》西汉、刘向——嘉言懿行,可叹可敬

4、《新语》汉、陆贾——秦所以亡,汉所以兴

5、《忠经》汉、马融——天下至德,莫大乎忠

6、《孔子家语》汉、佚名——孔氏家学,源远流长

7、《朱子语类》宋、朱熹——师徒问答,教学相长

8、《传习录》明、明——心外无学,传而习之

9、《近思录》宋、朱熹、吕祖谦——身边之事,日常之理

10、《一贯问答》明、方以智——一以贯多,不妨矛盾

(三)释家

1、《金刚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万事皆空,当如是观

2、《楞严经》唐、般剌密帝译——众心本净,修禅自明

3、《无量寿经》三国魏、康僧铠译——修德无量,往生极乐

4、《肇论》东晋、僧肇——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5、《法苑珠林》唐、道世——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6、《坛经》唐、慧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7、《童蒙止观》隋、智顗——止以收心,观以启悟

8、《弘明集》梁、僧祐——道以人弘,教以文明

9、《祖堂集》五代、静、筠禅僧——中土失传,海外遗踪

10、《五灯会元》宋、普济——佛法如灯,代代相传

(四)道家

1、《抱朴子》晋、葛洪——求仙炼丹,谈玄论道

2、《无能子》唐、无名氏——天地无心,万物同归

3、《化书》五代、谭峭——化之为道,流转无穷

4、《太平经》——木兰树下,神人问答

5、《云笈七签》宋、张君房——摄道藏之英,略诸子之奥

6、《周易参同契》东汉、魏伯阳——内外兼修,天人合一

7、《老子想尔注》——道为至尊,积善成功

8、《太上感应》——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9、《海内十洲三岛记》汉、东方朔——海上有仙山,虚无缥缈间

10、《真诰》南朝梁、陶弘景——众真降授,三君手书

(五)杂家

1、《吴子》战国、吴起——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2、《鬼谷子》——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

3、《三略》旧题汉、黄石公——揽英雄之心,立不败之地

4、《六韬》旧题周、姜尚——文韬武略,兵书之祖

5、《素书》三国、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6、《忍经》元、吴亮——一忍成仁,百忍成圣

7、《长短经》唐、赵蕤——长谋短术,王霸雄图

8、《梦溪笔谈》宋、沈括——走笔天下,纵谈百科

9、《黄帝内经素问》——黄帝问医,岐伯释疑

10、《神农本草经》清、孙星衍等辑——医科圣典,药学大全

11、《古画品录》南齐、谢赫——画宗六法,气韵为上

12、《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画史之祖,遗泽千秋

13、《法书要录》唐、张彦远——意在笔先,法成书后

14、《海岳名言》宋、米芾——别寻蹊径,独阐精微

15、《林泉高致》宋、郭熙——近水遥山皆磊落

16、《棋经十三》宋、张拟——成败纵横界,生死黑白间

17、《乐府杂录》唐、段安节——大唐之音,歌舞升平

18、《洛阳牡丹记》宋、欧阳修——名花美文两倾国

19、《茶经》唐、陆羽——临溪烹茗,缓缓醉矣

20、《酒经》宋、朱肱——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长

21、《随园食单》清、袁枚——烹天下美食,品人间至味

22、《九章算术》汉、张仓——一问一答,百题百解

23、《氾胜之书》汉、氾胜之——农耕之本,趋时得法

24、《营造法式》宋、李诫——指划方圆,丈量天地

25、《天工开物》明、宋应星——天工巧夺,开物成务

六、笔记

1、《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魏晋风流,尽收眼底

2、《大唐新语》唐、刘肃——事关政教,言涉文词

3、《幽闲鼓吹》唐、张固——偶记君臣事,尽话朝野闻

4、《中华古今注》五代、马缟——考辨名物,注释古今

5、《北梦琐言》宋、孙光宪——孤唐五代,乱世碎影

6、《唐语林》宋、王谠——唐人世说,风俗可辨

7、《容斋随笔》宋、洪迈——笔记之珍,南宋之冠

8、《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放翁虽老,其学弥高

9、《鹤林玉露》宋、罗大经——博而匪滥,醇而寡疵

10、《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千古繁华一梦中

11、《湘山野录》宋、文莹——佛家闲笔,野外别传

12、《梦粱录》宋、吴自牧——东南形胜,三吴都会

13、《铁围山丛谈》宋、蔡绦——边城梦回,流人呓语

14、《渑水燕谈录》宋、王辟之——宦海退居,士林清议

15、《唐才子传》元、辛文房——诗才济济,诗风泱泱

16、《西南夷风土记》明、朱孟震——光照西土,风越南疆

17、《古今风谣》明、杨慎——古今多少事,且听风中谣

18、《陶庵梦忆》明、张岱——前尘已逝,往事堪嗟

19、《旧典备征》清、朱彭寿——大清国故,殚见洽闻

2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读古人之书,揣今世之争

21、《廿二史札记》清、赵翼——考正史之得失,究历代之兴废

22、《陔馀丛考》清、赵翼——读书偶得,治学深究

23、《广东新语》清、屈大均——粤风岭俗,身经目睹

24、《日知录》清、顾炎武——生平志业,皆在其中

25、《清代野记》清、梁溪坐观老人——不为凿空之谈,不作理想之语

七、类书

1、《艺文类聚》唐、欧阳询——随类从事,因事辑文

2、《初学记》唐、徐坚——非止初学,可为终身

3、《太平御览》宋、李昉等编——天地人物,包罗万有

4、《太平广记》宋、李昉等编——故事渊薮,小说大成

5、《七修类稿》明、郎瑛——考辩史馀,论载典外

八、小说

1、《搜神记》晋、干宝——谁道天下无神,且看人间有鬼

2、《游仙窟》唐、张鷟——误入神仙地,迷堕温柔乡

3、《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说鬼谈狐,入世三分

4、《断鸿零雁记》民国、苏曼殊——行云流水,孤僧情悟

5、《西游记》明、吴承恩——求心证性,历难成佛

6、《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官逼人民反,替天行道

7、《三国演义》明、罗贯中——青梅煮酒,谁是英雄

8、《金瓶梅》明、兰陵笑笑生——酒色财气,四大皆空

9、《喻世明言》明、冯梦龙辑——世事多讽,喻以导愚

10、《警世通言》明、冯梦龙辑——世情多舛,警以劝俗

11、《醒世恒言》明、冯梦龙辑——世人多醉,醒以戒心

12、《初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重翻旧曲,再酿新蒸

13、《二刻拍案惊奇》明、凌濛初——世风日下,近事堪忧

14、《型世言》明、陆人龙——末世颓风,树型正俗

15、《清平山堂话本》明、洪楩——口传心授,话皆有本

16、《封神演义》明、许仲琳——成王败寇,周革殷命

17、《东周列国志》明、余邵鱼撰,冯梦龙、蔡元放改编——春秋争霸,战国称雄

18、《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鹗——十年辛苦,字字血泪

19、《儒林外史》清、吴敬梓——魃魅魍魉,毫发毕现

20、《醒世姻缘传》清、西周生——冤仇相报,两世姻缘

21、《镜花缘》清、李汝珍——海外寻仙不辞远,月华空驻水空流

22、《七侠五义》清、石玉昆——除暴安良,快意恩仇

23、《老残游记》清、刘鹗——棋局已残,吾国已老

24、《侠义风月传》清、名教中人——窈窕淑女,侠士好逑

25、《孽海花》清、曾朴——孽海浮沉,早登觉岸

九、集部

(一)总集选集

1、《晚清文选》——世上风云,笔底波澜

2、《六朝文絜》清、许琏——风月无边,黯然销魂

3、《骈体文钞》清、李兆洛——俪句偶语,片金漱玉

4、《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天下至文,入我毂中

5、《楚辞章句》汉、王逸注——悲莫悲兮,屈子怀楚

6、《玉台新咏》陈、徐陵——艳歌多寂寞,离恨不堪闻

7、《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千年乐府,一编尽览

8、《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诗家胜境,气象万千

9、《敦煌变文》——佛家俗讲,圣窟遗稿

10、《宋诗钞》清、吴之振等编——独辟蹊径,别寻理趣

11、《元诗别裁集》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宗唐承宋,风味自成

12、《明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诗教温柔,人伦敦厚

13、《清诗别裁集》清、沈德潜编——浮辞尽弃,艳歌莫论

14、《全唐五代词》——词坛初景,春光烂漫

15、《全宋词》——词坛盛景,风华绝代

16、《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选编——词坛晚景,夕阳无限

17、《挂枝儿》明、冯梦龙——语笑天然活生香

(二)别集

1、《曹子建集》三国魏、曹植——贵胄清华,超然高蹈

2、《陶渊明集》晋、陶潜——归去来兮,采菊东篱

3、《韩愈集》唐、韩愈——才雄百代,文动八表

4、《柳宗元集》唐、柳宗元——文道合一,不平则鸣

5、《欧阳修集》宋、欧阳修——天地自在,山水从容

6、《苏轼集》宋、苏轼——大江东去,千古风流

7、《张载集》宋、张载——天地立心,万世太平

8、《元好问集》金、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9、《明集》明、王守仁——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10、《人境庐诗草》清、黄遵宪——我手写吾口,古岂能拘牵

十、戏曲

1、《西厢记》元、王实甫——一见钟情,终成眷属

2、《窦娥冤》元、关汉卿——不分好歹何为地,错勘贤愚枉做天

3、《琵琶记》元、高明——琵琶弦断,谁人堪听

4、《牡丹亭》明、汤显祖——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5、《娇红记》明、孟称舜——生死相随,不离不弃

6、《桃花扇》清、孔尚任——桃花扇底烟尘绝

7、《长生殿》清、洪升——此恨绵绵无绝期

十一、文论

1、《文心雕龙》南朝梁、刘勰——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2、《文笔要诀》唐、杜正伦——虚字助词,句首何用

3、《诗品》梁、锺嵘——诗分三品,人分三等

4、《二十四诗品》唐、司空图——诗中有品,品中有诗

5、《文镜秘府论》日、遍照金刚——六合四声,诗格大成

6、《本事诗》唐、孟棨——不究其根,孰明厥义

7、《乐府古题要解》唐、吴兢——追本溯源,望题思义

8、《六一诗话》宋、欧阳修——诗话先河,醉翁绝笔

9、《瓯北诗话》清、赵翼——五代十家,诗坛独步

10、《词源》宋、张炎——穷乐律之本源,奉雅词为依归

11、《本事词》清、叶申芗——词缘于事,情动于中

12、《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豪怀不肯同零落

13、《人间词话》清、王国维——人间阅尽,境界天开

14、《闲情偶寄》明、李渔——信手拈来,皆成妙旨

15、《宋元戏曲史》清、王国维——曲学祧祖,风气首开

国学经典 2

1、热爱书籍,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

2、读高雅书,做优雅人。

3、用珠宝装扮自己,不如用知识充实自己。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5、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6、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

7、诵读,为精神打底;读书,为人生奠基。

8、营造诗意校园,建设精神家园。

9、诵读,让校园精神起来!

10、读书修身,读书养性。

11、诵读,为人生打下高雅的底色。

12、最是书香能致远。

13、诵国学经典品盛世文明

14、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

15、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6、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8、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19、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20、读千年美文,做少年君子。

21、经典润心灵,书香溢校园。

国学经典 3

1、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诗经》

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4、所谓大丈夫者,谓其志之大也。——《韩非子解老》

5、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

6、乘众人之智者,即无不任也。《文子自然》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8、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汉王充《论衡辨崇》

8、明者见于无形,智者虑于未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

9、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宋苏洵《远虑》)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1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

15、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16、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1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2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23、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2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7、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2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9、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彼有自信者也。——《墨子亲士》

30、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

31、恃人不如自恃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32、自信者,不可以诽誉迁也;知足者,不可以势利诱也。(汉刘安《淮南子诠言训》)

33、天生我材必有用。(唐李白《将进酒》)

34、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35、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3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37、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38、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3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经典国学常识100题

优质回答1. 小学生经典国学常识

小学生经典国学常识 1.孩子必会的国学常识

丰富孩子的国学知识

在孩子们的语文知识考试中,国基础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们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比如会积累和总结不少的国学知识,孩子们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就可以丰富自己的国学常识,从而,轻松应对语文中的国学考试部分。

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孩子们的国学知识学习,对于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让孩子们借助国学文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视觉和大脑上的双重思考,保证孩子们的思维更加灵活,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是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因素,孩子的思维能力提升,必然,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帮助。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孩子们在学习国学的时候,其中的国学诵读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孩子们通过长时间的诵读,会渐渐养成阅读的习惯,这个好习惯的形成,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阅读,带给孩子们较好的阅读生活体验,让孩子的阅读学习变得更加趣味。

幼儿学习国学,可以带给孩子们的好处很多,总之,对于孩子的学习有好处而无不利,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们要鼓励孩子学习国学。

2.小学生必背三十条国学经典

代文学经典,我常给孩子读古文观止里面的文章,孩子还喜欢读庄子、列国传、孙子兵法等等。

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可能难度较高,会抹杀孩子的兴趣。但是因为之前我给孩子打的古文基础比较好,给他买的(小学生小古文200课)四册书他已经都看完了,之后再学起这些名家名篇就容易很多。

如果是初学古代文学,可以先读一些生动有趣的书籍,像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这些,琅琅上口,里面包含很多学问的,也很有趣。

还是推荐系统的看下一套书。(小学生小古文200课)就可以读,涵盖所有经典的古文、诗词,还有有趣的插图,孩子学起来并不难~先培养孩子对古文的兴趣吧。

3.小学生应该学习哪些国学知识

小学生应先从简单的入手:《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百家姓》、《孝经》、《弟子规》。

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冲击和 *** ,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现在一般把国学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义理之学 哲学,包括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据之学 史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等。

第三辞章之学 文学,包括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

第四经世之学 政治经济学,包括兵法、天文、算学、地理、易学、农学、工艺等等。

小学生主要了解了解国学的历史就可以了。

第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注重早教的民族。

第二,必须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教育。

第三,任何教育,家长和老师的身体力行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推荐去看由南公怀瑾先生亲自选定的国学经典:儿童中国经典导读1-18册。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4.看《小学国学知识大全》后感

自从掀起了“诵读《国学经典诵读》”的活动,我也积极地参加活动并被《国学经典诵读》里的一桩桩,一件件动人的故事所陶醉感染。特别是冯异的谦逊把我给震撼住了。他被大家称为“大树将军”,他自幼好学,率领的军队有规矩,为人谦逊。特别是每次将军们围坐争功领赏时,只有他从不居功自傲,总是只身一人坐在大树下思考战斗的经验和教训,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作风,才有了“大树将军”的美名。而刘秀发现他的行为习惯与作风之后,就更器重他了。我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也。”“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道理不但使我学会了戒骄戒躁,而且还让我学会了要厚物载德,更要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本书不仅使我从一个“游手好闲的小皇帝”,变成了一个勤劳的“忠仆”,还让我明白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百善孝为先”的含义:只有“孝”才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做一个让人尊敬的人。现在我已学会了为劳累了一天的爸妈端上一杯清香的茶,为奶奶端上一碗热腾腾的米饭,并且学会了做饭,洗衣等家务活,为父母减轻了一半的负担。

《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使我与骄傲绝交,与暴躁断绝,最后又让我走上了正直、谦虚、诚实与爱国的人生征途,大家都来从这本书里感悟真谛吧!

5.国学知识

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鼎盛于二十年代,八十年代又有“寻根”热,九十年代“国学”热再次欣起遂至今,无不是今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正视。

于今而言,则正是对传统文化在今日中国乃至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重新定位。“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

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

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编撰于乾隆年间,由当时的纪晓岚、王念孙、戴震等等一流学者完成。

“四库”指经、史、子、集四部,“全书”指所收都是全本。对孩子进行国学教育可分三个阶段走:(一)从孩童四五岁诵读〈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

背诵些浅显易懂的唐诗宋词。(二)诵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三)积累了一定量的汉字后,读古典名著。国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6.小学生应该接受的国学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生的,有着中国特色的许多学问,这些学问不是在中西文化沟通以后才产生出来的,而是在东西文化沟通前就已经存在的中国文明与中国学问。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冲击和 *** ,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

现在一般把国学划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义理之学 哲学,包括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据之学 史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等。

第三辞章之学 文学,包括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

第四经世之学 政治经济学,包括兵法、天文、算学、地理、易学、农学、工艺等等。

7.小学阶段需要怎样的国学

小学生应先从简单的入手:《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字文》、《百家姓》、《孝经》、《弟子规》。

20世纪初,随着西学的冲击和 *** ,为了有别于西学,才提出了“国学”这个概念。现在一般把国学划分为四大部分:第一义理之学 哲学,包括诸子百家、宗教。

第二考据之学 史学,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辩伪学、辑佚学、文字学、声韵学、训诂学等等。第三辞章之学 文学,包括艺术、书法、绘画、雕刻等。

第四经世之学 政治经济学,包括兵法、天文、算学、地理、易学、农学、工艺等等。 小学生主要了解了解国学的历史就可以了。

第一,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注重早教的民族。第二,必须要明白什么是正确的教育。

第三,任何教育,家长和老师的身体力行是非常重要的。第四、推荐去看由南公怀瑾先生亲自选定的国学经典:儿童中国经典导读1-18册。

是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经典的国学常识大全阅读

优质回答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4.我国新文学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5.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6.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7.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8.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9.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10.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1.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2.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3.“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4.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5.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6.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7.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9.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群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0.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

1.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2.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

3.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4.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5.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6.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7.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8.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9.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三军:上中下/左中右/海陆空-

10.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了解了上面的内容,相信你已经知道在面对国学秘籍曾国藩语录时,你应该怎么做了。如果你还需要更深入的认识,可以看看若米知识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qinggan/108149.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最经典的语句
赏析金色的花语录—金色花的精美语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