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百科 > 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管涌的措施

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管涌的措施

导读论述管涌现象的防治原则答防治原则:(1)改变几何条件,在渗流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2)改变水力条件,降低水力梯度,如打板桩。拓展: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论述管涌现象的防治原则

论述管涌现象的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

(1)改变几何条件,在渗流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

(2)改变水力条件,降低水力梯度,如打板桩。

拓展:

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被地下水从粗颗粒的空隙中带走,从而导致土体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塌陷的现象。

管涌发生时,如不及时处理,空洞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扩大,其势不可挡,从而导致堤坝坍塌。

根据“管涌”的特点,在文学中,就把“一种目前细微的趋势,但是他的能量以几何数级增加,从而导致可怕的后果”的这种现象,称为“管涌现象”。

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如何预防管涌和流沙

在深基础施工中,对基坑的降水要求通常是基础施工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一般工程而言,采取必要的人工降水(如轻型井点降水、深井降水)或抗渗围护等措施均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是当遇到地下水文、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时(如各土层之间的渗透系数差值过大、土层夹有渗透系数很大的粉砂层、地下存在不透水土层和承压含水土层以及基坑附近有人工水管漏水等)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不利。笔者在进行通医附院门急诊大楼的基础施工时,就因地下承压水造成管涌而拖延工期一个多月。因此在深基础施工时,对基坑降水和预防流沙、管涌的措施应特别重视。本文根据多个工程的施工经验与教训,收集了一些有关资料,就深基础施工时出现流沙、管涌现象的防治方法作一粗浅的总结。

2、出现流沙、管涌现象的工程实例

2.1工程实例一:常州勤德家园高层住宅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5.5 m,局部电梯井的部位基坑开挖7.5m,正常地下水位深1.5m。方案采用一级轻型井点做人工降水,放坡大开挖,电梯井部位的深坑周围采用二级井点降水。在大面积开挖时,坑中土体干燥。当电梯井部位深坑挖到7.5m时,土中未见渗水现象。由于设计变更,电梯井坑加工深至8.1m,在补下深坑周围二级井点时,突然出现地下压力水经二级井点立管的砂井上泛,很快即形成管涌。在64m2的深坑中,共有6个管涌点,总流量可达到20m3/h。承压水头的标高超过了地下室底板的底标高,造成地下室按常规情况无法施工。

2.2工程实例二:上海某住宅楼工程,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4.5m,局部电梯井基坑开挖深 7.5m,基坑采用二级井点降水,在电梯井深坑开挖时,坑底土基本干燥,但在边坡上的粉土夹层中出现土层流沙造成塌方。

2.3工程实例三:南通某住宅楼,地下室基坑采用深层搅拌桩作抗渗围护,坑内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局部柱基承台开挖深坑,最大深度9m。在其中最深一个柱基承台开挖时,沿工程桩的周围出现多个管涌点,管涌最大流量达到15m3/h,致使坑中积水造成深坑淹没塌方。

3、流沙、管涌成因的分析

3.1流沙的成因

土体在受水浸泡饱和时,土粒中亲水胶体颗粒吸水膨胀使土粒的密度减小,当在动水压力的作用下,动水压力超过土粒的重力时,土粒产生悬浮流动,即形成流沙。动水压力是产生流沙的一个重要因素。产生流沙的临界条件为:

I=(ρ-1)(1-n)

I—临界水力坡度

ρ—土粒密度

n—土的孔隙率

在基础施工中易形成流沙的情况一般有如下几种:

(1) 坑内采用明排水,坑外地下水位高于坑内抽水水位,地边坡上的地下水渗出点部位易出现流沙。

(2) 基坑开挖深度超过降水设施的有效降水深度,坑底易出现流沙。

(3) 基坑降水效果不佳,在土中含水率大于30%或孔隙率大于43%时,在有效降水浸润线以下易出现流沙。

(4) 土层中有厚度大于250mm的粉砂夹层,粉砂层的渗透系数远大于其它土层,地下水从粉砂夹层中横向流出。

(5) 深坑附近的人工地下水管渗漏,影响基坑降水的预期效果。

3.2管涌的成因

当深基坑距离河塘较近或基坑底下土层中存在承压含水层时,在水位差的作用下,基坑土体中存在渗透水流,由于土体的不均匀性,土体中某一部位的土颗粒在渗透水流的作用下发生运动,使填充在土体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而形成涌水通道,即形成管涌(又称翻沙鼓水、泡泉)。当主渗漏涌水通道上的细颗粒被基本带走后,在较强的水流冲刷下主通道两侧的细颗粒进入涌水主通道,使涌水主通道逐渐变宽,管涌持续时间越长,通道的宽度越宽,继而发生大量涌水和塌方事故。

管涌的发生是一个水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力学过程,管涌的发生与地层中地的组成成分、结构、土的级配、水力梯度、管涌发生口表面覆盖粘土层的强度、厚度、饱和度、固结度、浸泡时间等因素有关。

地下承压水一般处于不透水层以下,而有的地区不透水层很薄,如南通市的城中地区不透水层的厚度约为0.6~1m左右,而且在地质勘探报告中很容易被忽视,在基础施工中由于承压水而形成管涌的形式有:(1)局部挖深穿过不透水层或基坑底不透水层的自重压力小于承压水头压力形成管涌;(2)井点立管的砂井穿过不透水层形成管涌;(3)桩基穿过不透水层且周围的土体松动形成管涌。(4)基坑与河塘距离太近,渗流水力梯度大于土体渗流稳定的临界水力梯度而形成管涌。

一旦形成管涌之后,管涌的泛水点迅速由小变大而使基础积水、泛砂而无法施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础的顺利施工。

4、对流沙、管涌的预防措施

4.1施工方案的设计与论证

(1)为保证深基础施工时基坑不积水,在深基础施工之前,首先应根据地质钻探资料和工程实际情况,设计深基础施工的降水方案。通常采用的基坑降水方法有人工降水、抗渗围护等,无论采用什么方案,方案中应对坑中待挖土中的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必要的验算,使降水措施满足地下水位浸润线低于开挖底标高以下500mm的施工条件。

(2)凡在深基坑开挖施工中,如发现有地下承压水,应事先探明承压水头、不透水层的标高和厚度,并对坑底土体进行抗浮托能力验算。

(3)对工程所在地的类似深基础施工情况进行必要的调研,吸取其它工程在深基础施工中的经验与教训。

4.2深基础施工实施过程的措施

4.2.1预防和处理流沙、管涌的原则是“减少或平衡动水压力”。如根据监测和验算,基坑降水或坑底土抗浮达不到施工要求,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达到施工要求。

4.2.2预防流沙、管涌的基本方法

(1)一般预防措施:a)井点施工时,井点立管的砂井成孔应完整,砂石填充高度应高于正常地下水位并要填充密实。b)采用基坑人工降水时,在开挖之前,应在基坑范围内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监测人工降水的效果;c)当发现有承压水和不透水层以后,在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井点立管不应穿过不透水层;d)对于穿过不透水层的桩基,如果土方开挖标高低于承压水头标高,则有必要对桩周围进行注浆加固,以避免承压水沿桩周边上泛形成管涌。

(2)井点降水法:a)当出现流沙时,应立即停止开挖,并回填深坑将流沙埋没,或在深坑中注水,以平衡渗流的动水压力。然后在深坑周围立即补下二级(或三级)井点,待二级(三级)井点降水使地下水浸润线低于开挖范围以下500mm后,再继续开挖施工。b)当深坑接近承压水层时或经计算坑底土体的抗浮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可采用点井管穿过不透水层直接抽取不透水层下的承压水,以降低承压水头,从而避免因承压水头过大而形成管涌。由于地下承压水流量大,不宜采用轻型井点,应采用出水量较大的喷射井点或管井降水。c)井点降水法的原理如图1所示。深井的布置量、布置深度应根据承压含水层的承压水头H、承压水土层渗透系数K,单井出水能力q和要求降低水头量S经计算确定。

(3)土体抗渗加固截水法:当地下含水层渗透性较强,厚度较大时,可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坑底井点降水相结合(如图2)或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如图3)。在土体开挖之前,对深基坑四周抗渗薄弱的土体进行抗渗加固。土体抗渗加固的方法有深层搅拌桩加固、粉喷桩加固、压密注浆加固及劈力注浆加固等方法。土体抗渗加固的水泥掺量可根据试验确定,一般浆喷深层搅拌的水泥掺量宜为被加固土重量的15%~18%;粉喷深层搅拌的水泥掺量宜为被加固土重量的13%~16%;注浆加固的浆液注入率一般为被加固土体重量的15%~20%,浆液配合比:水泥:粉煤灰:水玻璃=1:1:0.04。加固的范围(深度和厚度)可经过计算确定,被加固的土体具有一定强度和较高抗渗能力,形成一截水帷幕,截水帷幕的渗透系数不宜小于1.0×10-6cm/s,可保证深坑开挖时,不会出现流沙或管涌现象。当采用悬挂式竖向截水与水平封底相结合的方案时(如图3),应对坑底加固土体的抗浮稳定进行验算。

5、出现流沙、管涌时的应急措施

5.1基础出现管涌时的应急措施

5.1.1集水井强排法

集水井强排法前提是基坑底标高在不透水层,且待挖土体中的地下水浸润线标高低于坑底标高。如果由于地下承压水的作用基坑出现管涌,应立即采用细石或绿豆砂将管涌口覆盖以减少涌水口的砂土流失,同时在坑底挖临时集水坑用水泵进行明排水,对坑中土进行抢挖。当挖土至坑底标高后,将图(4)中所示的集水井埋入坑底土中,采用潜水泵排水,并在管涌点到集水井之间做排水盲沟使管涌的流水沿盲沟流入集水井。如果管涌点过多,则应在坑底做细石或绿豆砂垫层。集水井可采用直径在600~800mm左右的铁皮桶(如柴油桶)做成,桶壁打有集水小孔,外侧为绿豆砂反滤层。当集水井排水使坑中水位低于基坑底设计标高时,立即进行砼垫层的浇筑。为了保证垫层砼下盲沟或细石垫层排水畅通,在砼垫层及砂垫层之间应隔有一层铁皮或30~50mm厚的预制砼板。垫层浇完以后,对集水井口采用钢板封没,并将水泵的出水管采用硬质管引出基坑,并保持水泵抽水连续不断,垫层砼具有一定强度以后立即进行深坑中钢筋砼施工。必要时可以采用深坑砼单独先浇的方法,以确保深坑施工的安全性。

集水井排法的注意点:

(1) 管涌出水口应时刻覆盖有细石或绿豆砂滤层,保证流水畅通但不流失砂土。

(2) 开挖要快,采用抢挖措施,先挖临时集水坑,后挖涌水点到集水坑的排水明沟,最后开挖基坑土体。

(3) 铁皮桶的集水井外侧反滤层要有足够的厚度,以确保集水井中抽取的是清水。

5.1.2深井降水法

当基坑出现管涌现象,立即停止开挖,并将深坑回填到地下承压水头,采用钻孔下套的方法进行打深井,深井的深度一般在不透水层以下2~3m即可,采用深井抽水,以降低深坑部位的地下承压水头,使其降到坑底标高以下0.5m。深井的数量应根据深坑大小,承压水头的高度、承压水土层的渗透系数等参数经计算确定。其降水原理及施工要点同4.2.2中的井点降水法。

5.1.3注将法

在开挖基坑中局部深坑时,如深坑底出现管涌,但承压水头较低时(低于深坑顶面标高)可采用注浆法。首先应立即停止对局部深坑的开挖,并对深坑进行部分土方回填,将流沙、管涌点埋没,回填高度应高于承压水头的高度。然后采用注浆法将坑中的土方进行注浆加固,其方法同4.2.2节中的土体抗渗加固截水法(如图3)所述。但由于是应急措施,不宜采用需大型设备进场的深层浆喷搅拌或粉喷搅拌等方法。为加快注浆的凝固和提高早期强度,应在注浆液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水玻璃或早强剂。注浆加固土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后即可进行深坑开挖,当深坑底接近于或穿过不透水层时,应当对坑底土体进行搞浮稳定验算,以确定注浆加固土层的厚度。

5.2基坑出现流沙时的应急措施

当采用基坑放坡开挖、井点降水,特别是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对局部深坑(如集水坑、电梯基坑等)开挖,很容易形成流沙现象。一般情况下,深坑内积水不排除,当坑内积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与深坑外的地下水位形成平衡,流沙即可停止。如果坑内连续排水,则坑边流沙连续不断,就会造成大量流沙而塌方,致使深坑的开挖无法完成。下面介绍几种对流沙的应急措施

5.2.1补下二级或三级井点降水

当出现深坑流沙时,应立即停止开挖,用土回填或注水至地下水浸润线。在深坑周边补下闭合的二级或三级井点。当二级或三级井点开始运行一段时间后,深坑周边的地下水浸润线会逐步下降,从而防止流沙现象的出现。

5.2.2快硬型砼逐步护坡

(1)施工方法:对深坑深度不大,一般坑底在地下降水浸润线下1.0m以内时,可采用此方法。当深坑在开挖过程中出现流沙时,立即停止大面积开挖。而是沿着深坑边坡分批逐段开挖深槽,槽深在200 mm ~250mm左右、宽300 mm左右,一边开挖一边回填快硬型砼,待沿深坑一周挖完并填好砼以后,再挖出坑中的第一批土,并用快硬型砼修正第一段边坡;在第一段边坡修正完以后,并在护坡砼达到一定强度以后,即可开始进行第二批边坡深槽的开挖和修坡工作。依次类推逐批开挖至坑底。在开挖过程中坑底应先采用集水井明排水。当坑底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可在坑底内填一层100mm左右的细石垫层,然后停止集水井明排水,使坑中积水与地下降水浸润线平衡,然后采用水下浇筑砼的方法浇筑坑底砼垫层,坑底垫层砼中应掺入必要的外加剂。也可以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法设置集水井持续排水至深基础砼具有一定的强度。

(2) 快硬型砼逐步护坡的施工要点:

a) 对坑中积土的开挖要快,挖土时集水坑排水不能停止。

b) 可用水下砼浇筑法浇坑底垫层的砼,要保持坑中水位与地下浸润线平衡。

c) 当采用带反滤的集水井排水时,应将集水井排水泵管用硬管接到基坑外,持续排水至坑内基础砼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70%。

5.2.3深坑砼与大底板砼分开浇筑

对于采用突击开挖的深坑,一般不宜曝露时间过长,为了尽快地浇筑深坑部位的砼,可以将深坑部位的砼与大底板砼分开浇筑,施工缝的部位一般设在大基坑降水浸润线,并设有必要的防渗止水带。

6、结语

6.1在深基坑施工中,特别是在采用放坡大开挖方式施工时,流沙、管涌现象极易出现。所以在拟定施工方案时,要充分周密地设计好基坑降水和排水方案。有些地方土层比较复杂,在地质报告中不一定能反映出整个降水影响区域的土体渗透系数,导致基坑涌水量计算与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而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降水效果不明显或出现流沙现象。所以在设计基坑降水方案时,首先应认真研究地质报告中各土层的特性,必要时应在实地做土层渗透系数试验。

6.2在有的地区(如南通市城中地区)地下存在着承压含水土层,而承压含水土层上的不透水层很薄,以致于在地质钻探时不易被发现。在施工时一旦穿破不透水层,将会造成管涌使基坑出现大量涌水。因此对这些地区应特别注意,要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6.3施工前对工程所在地类似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经验作调查研究很有必要,要根据类似工程的经验,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应急预防措施,做到有备无患,才是确保深基础施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尾矿坝泄流井附近向上冒水,是何原因如何处理?

坝身或坝基内的土壤颗粒被渗流带走的现象称为管涌. 管涌发生时,水面出现翻花,随着上游水位升高,持续时间延长,险情不断恶化,大量涌水翻沙,使堤防、水闸地基土壤骨架破坏,孔道扩大,基土被淘空,引起建筑物塌陷,造成决堤、垮坝、倒闸等事故. 追问: 请问要怎样处理呢 回答: 管涌 的抢护方法 (一)反滤围井 在管涌口处用 编织袋 或麻袋装土抢筑围井,井内同步铺填反滤料,从而制止涌水带沙.这种方法适用于发生在地面的单个管涌或管涌数目虽多但比较集中的情况.对水下管涌,当水深较浅时也可以采用.根据所用反滤料的不同,反滤围井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1、沙石反滤围井.在围井抢筑时,首先应清理围井范围内的杂物,并用编织袋或麻袋装土填筑围井;其次根据管涌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铺填反滤料:对管涌口不大、涌水量较小的情况,采用由细到粗的顺序铺填反滤料,每级滤料的厚度为20~30cm;对管涌口直径和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可先填较大的块石或碎石,以消杀水势,再铺填反滤料,以免较细颗粒的反滤料被水流带走. 2、土工织物反滤围井.首先,对管涌口附近进行清理平整,清除尖锐杂物.管涌口用粗料(碎石、 砾石 )充填,以消杀涌水压力.铺土工织物前,先铺一层 粗沙 ,粗沙层厚30~50cm;其次,选择合适的土工织物铺上.选择方法为将管涌口涌出的水沙放在土工织物上从上向下渗几次,看土工织物是否淤堵. 3、梢料反滤围井.用梢料代替沙石反滤料做围井,适用于沙石料缺少的地方.下层选用 麦秸 、 稻草 ,铺设厚度20~30cm.上层铺粗梢料,如柳枝、 芦苇 等,铺设厚度30~40cm.为防止梢料上浮,梢料上面压块石等透 水材料 . (二) 反滤层 压盖 在堤内出现大面积管涌或管涌群时, 可采 用反滤层压盖的方法,以降低涌水流速,制止地基泥沙流失.根据所用反滤材料不同,可分为以下两种: 1、沙石反滤压盖.在抢筑前,先清理铺设范围内的杂物和软泥,同时对其中涌水涌沙较严重的出口用块石或砖块抛填,消杀水势,然后在已清理好的管涌范围内,铺粗沙一层,厚约20cm,再铺小石子和大石子各一层,厚度均为20cm,最后压盖块石一层,予以保护. 2、梢料反滤压盖.当缺乏沙石料时,可用梢料做反滤压盖.其清基和消杀水势措施与沙石反滤压盖相同.在铺筑时,先铺细梢料,如麦秸、稻草等,厚10~15cm,再铺粗梢料,如柳枝、 秫秸 和芦苇等,厚约15~20cm,粗细梢料共厚约30cm,然后再铺席片、草垫或 苇席 等,组成一层.再用块石或 沙袋 压盖,以免梢料漂浮.梢料总的厚度以能够制止涌水携带泥沙、变浑水为清水、稳定险情为原则. (三)蓄水反压(俗称养水盆) 通过抬高管涌区内的水位来减小堤内外的 水头 差,从而降低渗透压力,减小出逸水力坡降,达到制止管涌破坏和稳定管涌险情的目的.适用条件:①闸后有渠道,堤后有坑塘,利用渠道水位或坑塘水位进行蓄水反压;②覆盖层相对薄弱的老险工段,结合地形,做专门的大 围堰 (或称月堤)充水反压;③极大的管涌区,其他反滤盖重难以见效或缺少沙石料的地方.蓄水反压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渠道蓄水反压.一些穿堤建筑物后的渠道内,由于覆盖层减薄,常产生一些管涌险情,且沿渠道一定长度内发生.对这种情况,可以在发生管涌的渠道下游做隔堤,隔堤高度与两侧地面平,蓄水平压后,可有效控制管涌的发展. 2、塘内蓄水反压.有些管涌发生在塘中,在缺少沙石料或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可沿塘四周做围堤,抬高塘中水位以控制管涌.但应注意不要将水面抬得过高,以免周围地面出现新的管涌. 3、围井反压.对于大面积的管涌区和老的险工段,由于覆盖层很薄,为确保汛期安全度汛,可抢筑大的围井,并蓄水反压,控制管涌险情. 采用围井反压时,由于井内水位高、压力大,围井要有一定的强度,同时应严密监视周围是否出现新管涌.切忌在围井附近取土. (四)水下管涌险情抢护 在坑、搪、水沟和水渠处经常发生水下管涌,给抢险工作带来困难.可结合具体情况,采用以下处理办法:1、反滤围井.当水深较浅时,可采用这种方法;2、水下反滤层.当水深较深,做反滤围井困难时,可采用水下抛填反滤层的办法.如管涌严重,可先填块石以消杀水势,然后从水上向管涌口处分层倾倒沙石料,使管涌处形成反滤堆,使 沙粒 不再带出,从而达到控制管涌险情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使用沙石料较多;3、蓄水反压.当水下出现管涌群且面积较大时,可采用蓄水反压办法控制险情,可直接向坑塘内蓄水,如果有必要,也可在坑塘四周筑围堤蓄水. (五)“牛皮包”的处理 当地 表土 层在草根或其他胶结体作用下凝结成一片时,渗透水压把表土层顶起而形成的鼓包,俗称为“牛皮包”.一般可在隆起的部位,铺麦秸或稻草一层,厚10~20cm,其上再铺柳枝或芦苇一层,厚约20~30cm.如厚度超过30cm时,可分横竖两层铺放,然后再压土袋或块石.

岩土工程师专业辅导:流沙与管涌的防治

流沙与管涌的防治

流沙与管通是导致坝基失稳、斜坡滑动、基坑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管涌与流沙通常由 工程活动引起,但在有地下水渗出的斜坡、岸边等地带也会发生。管涌与流沙的不同之处在 于管涌缓慢地、由少到多地带走细小颗粒,流沙则突发地大量带走岩土颗粒,对工程危害较 大。

防治流沙与管涌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尽量避免水下大开挖施工,如利用流沙层上面的土层作天然地基,或采用桩基穿过 流沙层等。

(2)控制地下水出逸点处的水力梯度,使其小于临界水力梯度。

(3)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降至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层以下,然后再进行开挖。

(4)设置截水墙。截水墙应进入地下一定深度,改善地下水的迳流条件,即增长渗流途径,减小地下水力梯度和流速,满足抗管涌、流沙的要求。

(5)水下开挖。在基抗开挖期间,使基坑内充水,始终保持足够的水头,避免产生流沙的水头差,增加坑壁土体的稳定性。

(6)其他方法。如冻结法、化学加固法、加重法、爆炸法等。

【例题】在以下各种防治流砂与管涌的措施中,说法正确的有( )。

A、尽量避免水下大开挖施工,如利用流沙层上面的土层作天然地基,或采用桩基穿过流沙层等;

B、 控制地下水出逸点处的水力梯度,使其小于临界水力梯度;

C、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将地下水位降至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层以下,然后再进行开挖。

D、设置截水墙。截水墙应进入地下一定深度,改善地下水的迳流条件,即增长渗流途径,减小地下水力梯度和流速,满足抗管涌、流沙的要求。

答案:ABCD

管涌险情的抢护原则是

管涌险情的抢护原则是:

1、避免人员伤亡:尽量确保所有人员避离事故区域,远离潜在的危险源。

2、切断供应源:迅速关闭或切断液体或气体的供应源,以减少进一步的涌流。

3、阻止泄漏:采取适当的措施,如封堵或控制阀门来阻止液体或气体的泄漏。

4、疏散附近人员:通知并帮助附近的居民和工作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5、报警和通知: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消防部门、应急抢险队伍或环保部门,以便他们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6、集中资源:调动相应的抢险人员和设备到现场,进行紧急处理和控制。管涌险情是指在油气开采、井口施工、地下工程等过程中,由于井底或地下水源中的压力突然释放或突变,导致油气、水或其他物质剧烈喷出或涌流的情况。这种情况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对人员和设施带来重大威胁。

什么是管涌?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有哪些?

管涌是指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当施工方挖掘到含水层时,由于排水不及时或排水量不够大,导致含水层水压急剧升高,从而压裂或冲破围岩,造成大量突然喷涌出的地下水问题。管涌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

针对防止渗透变形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加围岩支护措施,如加固支撑结构、注浆、填充压实等方法,增强围岩承载能力。

2.采用排水措施,如预先注浆排水、分段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减小水压,控制水流量。

3.合理设计工程方案,如选择合适的施工顺序和方法,缩短施工时间,避免过度挖掘等。

4.严密监测施工现场,及时发现管涌危险,并采取措施控制。

5.培训和管理工地作业人员,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降低安全事故的风险。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管涌的措施,若米知识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baike/24416.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轻烧镁粉的用途
三棵树净味五合一价格!三棵树五合一价格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