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电商 > 电商运营能力素质模型!如何进入互联网运营的世界——《我在阿里做运营》第八章感悟

电商运营能力素质模型!如何进入互联网运营的世界——《我在阿里做运营》第八章感悟

导读如何进入互联网运营的世界——《我在阿里做运营》第八章感悟答互联网本身没有幸福感,我们为了长久的幸福感而学习互联网,而运营就是最好的切入点!本书作者小马鱼在工作中,...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电商运营能力素质模型,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如何进入互联网运营的世界——《我在阿里做运营》第八章感悟

如何进入互联网运营的世界——《我在阿里做运营》第八章感悟

互联网本身没有幸福感,我们为了长久的幸福感而学习互联网,而运营就是最好的切入点!

本书作者小马鱼在工作中,会遇到两类人,他们垂涎互联网行业却不知道从何下手。第一类是大学生,互联网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无数财富自由的故事,但是,大学里面并没有相关课程;另一类是在其它过了快速发展期的行业工作三五年之后想要转型的人,互联网对他们的吸引力是——持续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互联网行业里,人才竞争激烈,他们不甘愿和新人一个起步线。那么对于第二类人来说,他们过去的工作经验里面,有哪些可以移植过来,形成自己独有的竞争力?这一章应该可以为大家解答一些疑惑。互联网最受欢迎的是产品岗位和运营岗位。这里从小马鱼的自身经历出发,主要介绍运营岗位。

为什么运营是进入互联网行业最好的切入方式之一

首先,运营岗位缺口很大,缺口一方面来自于创业热潮下,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创业公司。一般情况下,一个产品至少搭配三位运营人员才能启动。另一方面,很多传统企业都在进行“互联网+”的转型,也会诞生很多运营岗位。

其次,运营人员的地位越来越高。产品和运营孰轻孰重,这个问题,大家都有不同看法。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能用技术和产品做的事,已经被BAT及他们投资的公司做得,蚂蚁雄兵靠运营。而且流量红利已经用尽,企业更加追求精细化运营。这也使得运营人员从打杂的变得更有含金量。

再次,做运营工作,可以很快提升个人能力,变化的环境使得自己不得不突破舒适圈、升级迭代。这样的能力是可移植、可带走的,而在其它行业其它岗位积累的一些关系和资源,未必能带走。

最后,运营人员极有可能运营个人品牌,实现价值变现。小马鱼认识一名旅游网红,她之前在一家旅游平台做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维护工作(属于用户运营范畴)。她在工作中,认识了很多网红,找到了一些套路,并且,发现自己也有一些相关特点,于是,她开始打造自己,现在,她已经是年入百万的旅游网红。小马鱼的男闺蜜,同一届的携程管培生,现在也成为一名美食网红。运营一个产品和运营自身,有很多共通之处,通过做个人品牌,不仅可以在行业内抬高自己的身价,而且想要做知识变现或者是自由职业,都会顺畅很多。

运营人的身价

一线互联网公司的薪资十分诱人,超过当时大家趋之若鹜、奉上神坛的四大会计事务所、外资银行等。运营岗的薪资数据,她没找到,仅以个人经验做出如下说明:

毕业后运营人员身价走势

阿里运营:毕业第1年,级别是P4/P5,年薪15-20万元;毕业第3年,级别是P6,年薪20至30万元;毕业第5年及,级别是P7,年薪30-40万元+期权。

创业公司:毕业第1年,职位是运营专员,年薪5-8万元;毕业第3年,职位是资深运营/运营经理,年薪10-15万元+期权,毕业第5年及,职位是运营总监,年薪20-30万元+期权。

由上,可以解答二个问题:毕业进入阿里或者创业公司,如果工作得不错,3年或年后,自己的薪资水平是什么样的状态?如果毕业第1年没去大公司,以后是否还有机会?

从走势,可以看出:在毕业第3年和第5年,创业公司的运营人员是有可能跳到阿里的,而阿里的运营人员也可能在第3年、第5年甚至之后,往外跳到创业公司。但是,阿里人往外跳,机会很多,创业公司的人往阿里跳,却是百里挑一。首先,这家创业公司应该是阿里刚刚开始想要发力的那个领域;其次,自己在这方面已有的经验可以直接迁移到阿里新事业部;并且,原先的公司在垂直领域数一数二。例如:阿里近年来先后在旅行(飞猪)、物流(菜鸟)、健康(阿里健康)、影业(阿里影业)、移动办公(钉钉)、二手闲置交易(闲鱼)、新零售(盒马鲜生)等业务版块上发力。很多垂直行业里面的人才,通过这个契机跳到阿里,使得原本的技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道,职业生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步框定理想的运营岗位

招聘市场上的运营岗位令人眼花缭乱,薪资从二三千元到二三万元的都有,行业也各不相同。如何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向?可以分成五步来框定出一个理想的运营岗位。

第一步,选择垂直行业。

选择行业的重要性比选择大学还重要!互联网公司按产品形态来分,会有资讯内容类、社交类、电商类、O2O类、游戏类和工具类。险些,互联网渗透进垂直细分行业,催生出很多小而美的“互联网+”公司,包括: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旅游、互联网+旅行、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花木、互联网+餐饮、互联网+家装、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文创等多个行业。

当互联网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如果只是想进互联网公司,范围太广!想想自己是否对某个垂直细分行业特别感兴趣、有天赋。缩小范围,就完全有可能找到与自己契合的公司,可能不比大公司差。例如:小马鱼一直对旅游行业情有独钟,前两份工作从携程到飞猪,积累了非常多的行业经验,在工作过程中也比较开心。如果自己本身就是产品的重度使用者,运营起来会轻松得多,也很容易和用户打成一片。如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有哪些公司,可以在ASO100和新榜上按分类查看。

第二步,选择公司。

很多人会纠结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有的人怕沦为大公司里的“螺丝钉”而想去小公司历练,有的人怕小公司活不长而去大公司稳当地待着。其实,这些都是不全面的考虑。BAT是大公司,大而充满活力,不必对大公司抱有偏见,阿里有很多内部创业的小公司,员工非常拼,机会也有很多。

值得让自己纠结的是:一线互联网公司,还是高速发展的有潜力的创业公司。这两类公司确实比较难选择,都属于第一等的公司。如果一定要选择,小马鱼认为:在职业生涯中,没去过前者的遗憾会更大!而且,错过了校招,去前者的概率就更小。从前者跳槽到后者时,选择权更大一些。所以,她首推的还是一线互联网公司。

怎么知道哪些公司是一线互联网公司?每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和工信部会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榜单,上榜的都是排得上号的互联网公司。怎样知道某家创业公司是否有潜力?可以从它的创始团队和融资情况看出一二。

第三步,选择岗位。公司和岗位的关系很像大学和专业的关系,而选择大学还是选择专业,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争论点。每类公司都有自己的优势岗位,选择这些岗位的竞争力会更大。

怎样判断某个岗位是否为公司优势岗位?一看是否是公司已有经验积淀最多、成为行业标杆的岗位。例如淘宝的类目运营、专家运营和活动运营,而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是新兴岗位,需要外部力量补充,自身没有太多积淀的经验反哺给新人;二看该岗位是否含有公司最赖以生存的竞争力。例如:小红书是靠内容和社区起家,它的这两类岗位就比闲鱼同样的岗位更加有竞争力。最后,还可以问问业内人士或者已经进入公司的前辈。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岗位也会动态变化,原先的优势岗位可能没落,新兴岗位也许会逐渐形成竞争力。随时保持进取状态,才不会落伍!

第四步,选择团队。应聘也要看团队,特别是创业公司,团队决定公司走得远不远。一看团队基因:电商基因还是社交基因?2B(to business)还是2C(to customer)?百度系、阿里系还是腾讯系?是否做着自己擅长并热爱的事情?二看领导层:老板和核心管理人员是否为一线互联网公司出身?是否有人格魅力笼络一群优秀人才?想去的部门是否有独当一面的领导可以带队?三看价值观。这看起来有点抽象,但也很重要,不然为了结果,可能会被迫做出违背自己价值观的事。价值观底线至少是:不作恶、初心向善、为用户创造价值。

第五步,选择薪资。如果前面几项都比较满意,那薪资一般不会差。一般公司对应届毕业生的工资都是确定的,没有谈判余地;但是在创业公司可以谈薪资。如果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和公司谈薪资。谈钱不伤感情,钱让人有更多的长见识、充电学习、社交的机会,对工作有益。怕就怕“在谈时没在意,工作时又觉得为这点工资不值得,从而放松懈怠自己”。老板一定是在员工达到更高水平时,才会涨工资,而不是涨工资之后再等员工成长。另外,如果还在实习阶段,那么,实习工资低点没关系,这段经历其实是一块敲门砖。

用数据化思维选择工作——职业生涯规划,也能用上数据化运营的思维!

手里有几个工作机会却不知道如何选择?打分!把在意的和择业相关的因子放在第一行,第一列放置几个工作机会选项,在空格里按1~5分为不同的因子打分。如果每个因子对自己的重要性一样,就直接求和。按常理而言,总分最高的就是最正确的选择。如果因子之间有不同权重,就可以加权求和。早期淘宝在给专家和商品排序时,也是遵循这样的逻辑。

大学生如何备战运营岗

锚定岗位

运营四项思维里有一个是精细化思维,而有的人一份简历走天下,明显是没有用到精细化思维。如果简历看起来与1000个岗位匹配度都很一般,不如让简历看起来与10个岗位都非常匹配,与其它990个岗位非常不匹配。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定位的,每个岗位也都是有定位的。如果忽视其中的契合度,勉强合格,是对自己和对公司的不负责任。所以,建议所有人学会看岗位描述,里面藏着很多信息。每一类运营岗位的岗位描述都会有一些共同点和差异点,找出自己身上的特点并且明显地呈现出来,让人一眼就觉得“就是你啦”!

求职时,至少要针对某一类运营岗位准备一份简历,简历中包含证明自己能胜任这类岗位的“共同点”的案例。更极致的做法是:若有能满足岗位“差异点”的案例或性格牲,在每次投递简历之前,把相关文字添加到最显眼的位置,或在邮件正文里着重说明!这样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简历技巧:案例!细节!数据!

最重要的技巧,就在3个词语里。

案例:略。

细节:代表着真实!强烈建议:用更多的笔墨描述自己做过的案例当中最有亮点的两三个案例。

数据:代表着说服力!每个案例中,都要有数据!一个绝对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要拿它和以前的数据比、和对手比、和目标比。

如果没有案例,怎么办?机会总是给那些20%有所准备的人!临时抱佛脚,效果也许有限,但也总归能弥补一些不足。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就尽快在短时间内补上。一方面可以从书中提到的案例中找出最可行的,实现其中的某几个案例。考虑到单打独斗很难出效果,还可以组个小团队一起达成目标!另一方面,则要表现出持续学习的态度和努力,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潜质。

笔试技巧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的笔试题目,都很充满想象力,难度较高,创新性强。笔试题本来就没有正确答案,只是希望从中能看出应聘者的逻辑、知识面和创意。有三类常见问题:(第一类)关于公司创新业务;(第二类)关于行业;(第三类)关于自己的案例描述。

答题思路:

搭好结构(一般是总分总)——填充答案(站在出题者的角度倒推出他想考察什么,答到点子上)

鼓励多用一些术语、行话、专有词汇等看起来比较专业的词语,踩到得分点。

平时的积累和准备

笔试前大量阅读相关资料,熟悉应聘公司和竞争对手的官网,查阅最近半年以来和公司相关的财经媒体报道、官方渠道报道以及知乎上的优秀回答。

遇到有启发的内容,随时截图或复制到手机记事本上(比如:最新战略、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差异化)

常常考自己,自问自答。纵向考:对这个产品的深度剖析;横向考:存在哪些竞品,各自的优缺点有哪些。

面试技巧:

面试前要了解企业文化。

假设要去阿里,就需要了解阿里的人才观,这时候应该看官方报道而非贴吧和论坛。

彭蕾(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之一,历任首席人才官CPO)在一次演讲中,就说到了阿里的人才观:聪明、皮实、乐观、自省。聪明:专业的能力和开放的思维,智商和情商都高;皮实:经得起折腾,“棒杀”和“捧杀”都没关系,能抗压不骄傲;乐观:充分客观理性了解当下真实情况之后,仍然充满好奇心和乐趣,爱折腾;自省:经常反省自身,不自大,不傲慢。

面试常见问题:详见《我在阿里做运营》P194~P196。

面试细节:

形象和行业匹配:面试美妆行业,总要化个精致妆,面试服饰类目,总要在穿着上显得很会搭配,面试旅行、户外、体育行业,总要充满活力。

气场:平等自信、淡定从容。

说话说到点子上:有逻辑,总分总,结束时点题。

超出预期:总是比面试官要的多想一步。

素质:从一进公司开始,每个人都可能是考官。自然流露出高素质,彬彬有礼,乐于助人。

Tip:如今,找工作的方向越来越垂直。互联网人才,可以多关注拉勾网;中高端人才,可以多关注猎聘;和老板直接沟通,可以多关注Boss直聘;如果想私下和老板或者高端人才经理沟通,可以多用脉脉和LinkedIn;多利用学长、学姐以及群成员的内推机会。

传统行业人员如何转型做互联网运营

事实上,传统行业人员转型做互联网运营是很有希望的一件事。因为:互联网正在成为水电气一样的基础设施,因此,必须和实体行业结合,才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

第一种情况:进入BAT这样的大平台。

早期淘宝的运营人员懂电商就行,近年来,高层要求要运营人员深入行业并且挖了很多行业内资深人士过来。电商“小二”更多的是根据数据来判断,但是这样可能会导致错过行业内的细分市场的机会,需要更有经验的垂直行业人更第三地判断并引导培育市场成长。

花木行业如此,家电行业、旅行行业、生鲜行业也是如此,来自线下的专家可能通过重塑供应链,给淘宝和天猫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很多新的玩法。很多触及供应链的玩法都说明:淘宝和天猫都不仅仅是一个卖货的平台,还可以帮商家改造供应链。正因为如此,需要更多更懂行业的人加入。

第二种情况:进入例如“东家”APP这样的垂直电商平台。

“东家”是小马鱼离开阿里之后去的创业公司。它是做匠人手工艺品的电商平台。他们要求运营人员懂工艺,包括茶器、汉服、珠宝首饰和文房等,还需要懂艺术品拍卖。“东家”甚至有专门派驻到景德镇寻找和挖掘瓷器方面的城市合伙人。这些人才在电商领域很难找,大量吸收了一批文创和艺术品行业的人。

第三种情况:转入现在的公司的互联网相关部门。

如果所在公司有成立互联网事业部或线上营销部门、电商部门的想法,就可以抓住机会内部转岗,这样的损耗会更小。小马鱼的妹妹在招商银行做客服,这是一个很容易看到天花板的岗位。她告诉小马鱼:银行内部在选拔会写作的客服产出内容,做内容营销。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值得一试。因为这样既没有离开大平台,薪资没波动,又发展了另一项技能,而且这项技能是比原有的客服技能更有前景。

想转型的人很多,但不是每个传统行业的人都能转型成功。其中有哪些奥秘?又可以做哪些准备?

找到自己现有的核心技能和资源中与某种互联网运营岗位相似的方面!

假如在医药行业做BD,要么去互联网+医药的公司做运营,要么去其它行业做BD,不要医药(行业)和BD(岗位)两项都变,这样会非常危险(两条腿都是悬空)。

此外,扩散思维而不是自我限制,不要把自己困在垂直领域,多和互联网行业人士碰撞想法。

即使进入了互联网公司,依然不能松懈!持续学习和抗压能力必须具备!因为没有任何人有义务教自己,因此要谦虚!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查询之后都没有结果的情况下,再去问别人。

从菜鸟到资深,小马鱼的成长秘籍

或许现在所有不好的感觉都正常,或许正走在成长之路上,只是量变还没引起质变,给成长一些时间。

一.冲破舒适区,保持旺盛的学习能力。

小马鱼知道,她自己不是来混日子的,在公司的每一天都要有成长。虽然转岗影响晋升,但她更加关心的是尽早获得离开平台之后足够用的能力结构,薪资和层级是次要考虑的因素。

二.拥有让别人倾囊相授的能力。

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有能力的人愿意带自己、提携自己,是最高效的获取知识的渠道,比看书、听课都有用得多!如何获得这项能力?1.要心怀感恩!没有人愿意带一个没有感恩之心的人。2.找到你们之间的联系,或许是老乡,或许是有某种共同爱好,或许是前辈在自己身上看到了他当年努力的样子。3.价值交换,一方索取一方付出的社交,是不平等、不长久的。自己应该尽量为对方创造价值,看看自己有什么力所能及可以帮忙去做的。如果自己真的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那双方之间的段位差距太大,或许该付费学习(付费学习可以拉近和大咖之间的距离。如果自己能成为大咖的一个优秀案例,自己肯定有机会和他进行紧密接触)4.做别人想成为但迫于某种世俗压力做不了的KBL(Key Bhavior Leader,关键行为领袖)。就是说,自己做了别人不敢做的事。很多前辈愿意和小马鱼交心,成为朋友,是因为他们在她身上看不到浮躁、拜金和急功近利,看到的更多的反而是平和、诗意。他们羡慕她的洒脱,仿佛在替他们实现着一条自由之路,诠释了互联网人的另一种活法。

三.打造个人品牌。

阿里人常常加班,越是忙,小马鱼越是挤出很多时间做她自己想做的事,实现公私时间的相对平衡。找到生活的节奏感,否则就会有一种被工作绑架的无力感。

别人休息时,她在跨部门找人聊天、吃饭、知识互换;别人下班时,她看内网学习资料、听讲座;别人睡觉时,她在打理淘宝城的菜园、学习瑜伽、跳舞。此外,每个周末,她都有半天时间在浙江省图书馆看书,会有一天时间和公司以外有趣的人交流,做线下活动。

她有一个标签——#在阿里有地的女孩#,在同事的眼里,她是一个热爱田园、热爱旅行、社交圈很广的人。这样,个人辨识度和跨界渐渐建立。再后来,她通过写文章、做线下分享嘉宾、在线上课输出价值观,这样,渐渐形成个人品牌之后,更加容易结识大咖、拿到机会、找到人脉、获得资源。

未来几年,什么样的运营人最受欢迎

虽然运营是一个长期热门岗位,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不是所有运营人员都能提高身价,实现价值!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人工智能的运用正在替代大量基础运营人员的工作!那么,未来几年,什么样的运营人员最受欢迎?懂商业、懂人性、懂行业、懂用户、懂产品和市场的运营人!

懂产品和市场的运营人。产品和市场是运营人员打交道最多的两个部门,不只是对接好,还要有他们的思维,能站在他们角度看问题,了解他们的一些基本工作。比如学习产品经理的MVP(最小可行性产品)思维、迭代思维、逻辑思维,了解市场部的用户洞察、广告投放、媒体合作。复合型的能力模型更加不容易被机器替代。

懂行业的运营人。选择一个朝阳行业(至少不能是夕阳行业),做有时间复利的事。深入行业,知道其中的潜规则、动态、发展,和行业内的KA商家和领军品牌保持关系,拥有圈子和人脉,提出的运营方案是为该行业量身定做的,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不能做泛场景的无差别运营!

懂用户的运营人。最好的情况是:自己就是运营产品的重度使用用户,能和用户打成一片,对用户的洞察很敏锐,甚至成为该圈子中的KOL。(例如:前段时间,淘宝发布的资深用研专员岗位引起人们广泛围观。淘宝开价35~40万元年薪,寻找60岁的有至少1年网购经验的若有3年网购经验优先的中老年用户群体KOL。随着“银发经济”的兴起,懂用户的运营可能越老越吃香。)

懂人性的运营人。运营就是直面人的七情六欲。用户天生善变,喜新厌旧,并且对商品感兴趣的时间越来越短,因此,追逐热点、遵循套路,会让人疲惫不堪且收效甚微。只有对人性尝试理解和洞察之后,才能让自己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

懂商业的运营人。一名好的运营人员可以正确做事,但不一定会做正确的事和赚钱的事。一名好的运营人员,会把战略落地,但可能并不擅长预测风口、选择跑道、取舍等战略性的问题。运营比较容易埋头苦干、陷入细节,如果未来的方向是创业,就需要抬头仰望监察,懂得商业大势。

最后,运营说到底,还是一个人,其最大的使命是:运营好自己的人生!未来,最有竞争力的活法是什么?活出自己!把天赋放在热爱的领域上,其它的一切纷至沓来!

运营是干嘛的 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做运营需要具备哪些素质!?运营和策划有什么区别?

一、运营:

是指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运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中最活跃的一个分支,也是新思想、新理论大量涌现的一个分支。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页链接

二、哪些人适合做运营:

1、运营人员的“特质”

责任心、态度、对细节的关注、耐性、韧性、逆商、做事的魄力和霸气、价值观、品德修养等等。这些东西里有些是先天的,但大部分其实是后天可以培养出来的。比如我的很多性格和价值观,做运营之前其实不是现在这样的。

2、运营人员的文化素质

想做好运营工作,做好用户工作,其专业素质还是要求过硬的,运营工作涉及的工作模块很多,想要做到专业意味着需要懂的东西有很多,比如数学学的好,在数据运营这块会有一些先天的优势,心理学学的好,在用户心理、用户意识这块会把控的更有分寸,中文学的好,文字能力会相对较强,等等等等。

3、运营人员的品德和修养

我们是整个平台的运营者和管理者,是用户体系、生态的建设者。一个社区的文化,归根结底是我们和用户共同打造出来的,而我们,是文化的引导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用户都看的真真的,很多价值观、思维观念,你会传到给核心用户,再通过核心用户传到更多的用户,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根”。有时候,用户传播你的某些“故事”,比传播任何人都快,波及面更广。倘若你是个人品低劣、品德和素质低下的人,根都烂了,那就甭指望整个平台能好到哪儿去,用户都被你带坏了,一条线,烂到底了。

三、做运营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1、自我调节和心理修复能力

自我调节能力,是每个用户工作者必须学会的,当然这个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工作。在用户那里碰了钉子,下次注意好就行,凡事别在同一处跌倒三次。学会修复自己的心情,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事,其实也没必要太钻牛角尖,有时候,雨过天晴之后,也许更加美好了。

2、自我判断、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就是个人获取和保存知识的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等。很明显,一个人头脑里储存着某种知识是一回事,但当这些知识为他在需要的时候能否加以利用却是另一回事;具有技能和应用该技能是两回事;改进某种作业和对作业改进的了解也是两回事。对于这些差异,心理学家用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ve ability)这一术语来加以说明。所谓元认知能力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记忆、理解和其他认知活动的评价和监控能力。人们的元认知能力是有很大差别的。专家和新手的明显区别不仅在于前者对本行知识知道得较多,而且还在于善于应用和组织所知道的知识,也就是说,在元认知能力上他们有着明显的区别。

3、学习能力

大平台也好,小平台也好,各有各的好处,大可以给你光环,但不代表大公司的人能力一定强。我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国外某著名五百强,有些人一毕业就在那里,干了十几年,出来之后,知识框架已经陈旧,工作都找不到,又不肯降工资,何其尴尬?说白了,说的好听点是螺丝钉,说的难听点,是钉子户。但无论在哪,我们都应该明辨是非,知道自己的差距,技多不压身,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4、数据分析能力

数据分析能力这块,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还好我当年数学学的挺好的,在这块能力上,不至于太差。

四、运营和策划的区别

运营就是对运营过程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是与产品生产和服务创造密切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运营管理也可以指为对生产和提供公司主要的产品和服务的系统进行设计、运行、评价和改进的管理工作。简单地说,运管是指对生产系统的管理。

策划是根据企业的营销目标,规划企业产品、服务、创意、价格、渠道、促销,从而实现个人和组织的交换过程的行为。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和欲望为核心。

五、运营与营销的区别

运营:负责建设和发展运营团队、整体负责品牌运营管理、负责所辖区域的整体市场工作计划的制定、负责公司市场部门(营运、品牌策划)制度规范、负责对外战略合作品牌的协调。

全面把握公司产品的市场状况,了解同业竞争策略与消费有效需求,为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全面负责公司营销口各项目标和计划的落实执行。负责拟定销售预测及行负责督促拟订销售与推广行销方案。定期主持召开公司营销工作会议,全面准确地握公司的营销运行状况。全面负责协调营销部门与公司其它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

六、运营的职能: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按职能分工,其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职能是财务会计、技术、生产运营、市场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这五项职能既是独立的又是相互依赖的,正是这种相互依赖和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这五大职能有机联系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经营目的,上述五大职能缺一不可。

运营职能包括密切相关的一些活动,诸如预测、能力计划、进度安排、库存管理、质量管理、员工激励、设施选址等。

注意事项:

牢记运营管理的四大原则

1、间接控制原则。

2、经济规模原则。

3、最佳效益原则。

4、环境应变原则。

如果要走互联网运营,该具备怎么的思维和能力?

应该具备5种思维方式

1.超越预期

假设一种情况,一家公司同时来了5个能力、天赋、背景都一模一样的实习生,经过半年的时间,他们的能力都会吗?

不会!

一定会拉开很大的差距。

这些人最开始不是都吗?为什么会被拉开很大的差距?

我们来具体看下,5个人在6个月里会怎么过:

刚开始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尚浅,所以被分配的工作都是比较简单、基础的执行工作。

一段时间后,总会有个难一点的工作,交给谁呢?

应该是交给一个稍微更信任的一点的人来做,因为TA能做好的概率会稍微大一点。

这个人因为接手了一个更有难度的工作,比起还在做简单重复工作的同事相比,TA能力提升的也会更快些。

那么到了下次,还有一个比较有含金量的挑战型任务,会交给谁呢?

肯定还是这个人嘛!

所以最开始的一个小小的差距,就会带来后续巨大的改变。

那么,如何获得最开始的一个小小差距呢?

那就是不断超越领导的预期。

不断超越领导的预期,从而获得更多的信任。

得到更多的信任之后就能获得更大的权限,从而帮助自己更快的成长,达成正向循环

2.差异化意识

如果有一件事情,能做到的人有很多,那这件事情的价值几乎为零,人们只会为这种工作付很少的钱。

比如说洗衣服、打扫卫生、扫大街这类大部分人都能做到的事,这种工作的工资会非常低。

如果一个工作只有少量的人能够做到,那么这个人就会很有价值,这个社会也会为他的工作付出很多的报酬。

比如那些顶尖的程序员、设计师、运营之所以工资这么高,就是因为他们能做到很多其他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让自己成为不可替代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培养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差异化呢?

互联网里有一个思维,叫紫牛效应。

如果你开车到草原上,路旁庞大的牛群吸引了你的目光,一大群黑白相间的奶牛在高速公路旁绵延数十公里。你惊讶的赞叹:“好美呀!此景只应天上有。”

二十分钟后,牛群已经引不起你的兴趣,反正每只黑白相间的牛都一样。刚才还觉得新鲜趣味的牛群,现在却已索然无味。

突然,你的视线中出现了一只紫色的奶牛,你会大吃一惊,“怎么会有紫色的牛,居然世界上会有紫色的牛,太不可思议了”

3.及时反馈

在《精益创业》一书中,有个概念叫“MVP”模型,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在创业的过程中。

因为有时候创业者都不知道自己的设想不知道能不能最终达到终点,可能有时候我们做的产品不一定是用户真正想要的。

有些企业半年才推出一款产品,要么风口已经过了,要么竞争对手已经把市场占领完了。

所以,有一个办法能尽快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我们要用最有效的方法先做出一个功能不那么完善的雏形,然后把产品尽快推到市场里验证效果。

4.结果导向

先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

养成结果导向的思维,目标即是灯塔,能照亮你的前进方向,并且还让你不会被各式各样的因素打扰,从而更好的达成最终目标。

假如没有结果导向的思维,就容易把精力放在花拳绣腿的无关紧要事情上,而忽视了最终的结果,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举个例子,有一天上司让小明去商品的文案,小明根本没搞清楚这篇文案要达成什么样的目的就直接去写了。加班加点认真写了几天,但却自嗨得认为把文笔文笔写得非常优美、辞藻非常华丽,就能达成好的效果。

结果这篇文案投放到市场上一点效果都没有,小明的努力和认真完全白费。

为什么?

5.全局意识

回顾前面的5个意识,之前我们有说到要超越预期,差异化意识,优化意识,其实这些都是建立在拥有全局意识的基础上。

什么是全局意识?

就是在做执行工作的时候可以把层面上升至项目负责人的角度,从项目负责人角度思考项目整体的规划、协调。

不断从整体出发考虑问题,看问题会更加全面,并且增强对这个项目的理解。

用户运营的四项核心任务

用户运营是近年来运营岗里面炙手可热的岗位,可以说用户运营是几乎每个网站或产品的核心工作,因为无论什么业务,都有需要面对的用户或是客户。

用户运营工作内容繁多,根据张亮老师的《从零开始做运营》里的内容,小作将用户运营版块分为了以下几个部分:

先来认识一下用户运营:用户运营是指,以网站或产品的用户的活跃、留存、付费为目标,依据用户需求,制定运营方案甚至是运营机制。所以基本上用户运营的工作就可以用一张图来表示:

用户运营的目标,自然就是用户了,与用户有关的都是用户运营的目标,例如用户数、用户机构、用户属性、用户行为、用户的生命周期、用户产品使用习惯等等。

在不同的阶段,运营的侧重点不同,所着眼的数据指标自然也有差异。当然了,用户运营不是一两句就能讲得清楚的,认识用户运营,我们先从下面的几个内容开始:

01用户运营的首要任务是了解用户用户运营的工作是围绕用户来进行的,每个运营阶段都需要了解用户的不同侧面和行为反应,从而让我们能够把握当下的阶段该进行什么样的运营手段。

用户是人,那就基本上绕不开经典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其实就是“先生存后生活,先赚钱后享受”。

互联网的产品或网站,都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那么用户需要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深入了解用户了,有两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从数据窥探用户

数据对于当下的互联网运营来说十分重要,数据不仅可以验证运营效果,还能让我们把握住用户的偏好和习惯。以一个电商网站为例,用户基本上可能的操作会有注册、登录、点击、浏览、蹦失(直接离开页面或关闭浏览器)。

单个来看,这些数据的价值非常有限,但其实这些数据描述了一个用户进入首页之后的所有动作,我们其实可以根据这些动作去反推用户行为背后的喜好、习惯。

像是在电商平台上,关注一些转化率可能对运营优化非常有帮助。比如:

列表页转化率=最终下单用户数/商品列表页到达用户数

详情页转化率=最终下单用户数/商品详情页到达用户数

支付转化率=支付成功率=支付成功的用户/最终下单用户数

从每个环节的转化率上就能反映出当前环节,用户对于文案、产品、内容呈现的喜好了。如果详情页转化率不高,反过来看停留时间和内容呈现的关系,如果内容呈现有问题,那么用户停留的时间就会过短或过长;内容如果不够有吸引力,那么很可能页面蹦失率就非常高。

所以用数据其实可以窥探到用户的一些行为爱好的,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需要赋予有价值的意义。

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数据归类,不同类别的数据需要分门别类地存放和使用,找到数据之间的关联与逻辑关系,分析需要归因,对于数据产生的现象背后的原因要分析和查找。

但是要记住,数据得出来的是推论,而非结论,当你觉得有这种可能的时候,还需要验证你的设想,让推论变成结论。

直面用户

直面用户,其实就是“用户研究”,当然用户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一对一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等等。但运营一般很难有大量时间花费在一个用户身上,而且一个用户通常的代表性太弱,参考性不高。

其实运营直面用户的方法有下面这几种:

1)客服事件反馈

重视和客服同事的沟通,将用户反馈给客服的意见全部记录,再归纳共性。从运营端找到用户最疼最痒的点,并予以解决或排定优先级着手解决。

2)电话参与回访

回访的关键在于明确问题,尝试帮助用户重现以及帮助自己明晰症结。

3)问卷调查

这是最简单、最直接,但也最容易毫无收获的做法。在设计问卷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预设立场,以及要让问卷尽可能覆盖大多数用户,不然你得到的反馈很可能加深你内心的错误想法而不是真正反映用户的需求。

4)聚类调研

这其实是一种推论--验证的方法。就是你先预设一个立场或者你自己的设想,然后根据自己的设想给出解决方法,然后为了验证这个方法是否可行从而去验证。

当然,也可以设想一类用户,然后去找代表性的用户进行电话访问,从而佐证你的想法。

5)内部测试

将产品给身边朋友、同事测试,然后将其反馈收集起来分析,然后解决其中的问题。好了,我们知道了认识用户对于运营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其实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用户,知晓他们的想法和需求,方便我们做运营的工作。

但我们还要牢记:和用户保持适当的距离。尊重用户的需求,但不盲从,因为用户并不时时刻刻都是对的。而你毕竟是专业的运营人员,无论是用户的接触、需求分析都更为专业科学,某一两个月用户的迫切需求也许并不能反映整体的情况。

02用“分级管理”的观念管理用户

前面说到了我们要认识了解我们的用户,那么之后该怎么做呢?我们要明白,不是所有用户都是一种类型的,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反映的那样,用户处于金字塔的各个层级,对产品有不同的需求和反馈。

所以当我们对用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的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分级管理”的观念来应对我们的用户了。

那么,如何对用户进行分级呢?传统商业的用户管理建立了一个RFM模型:R是Recency,最近一次的消费;F是Frequency,消费频率;M是Monetary,消费金额。

RFM模型模型反映表现R,最近一次消费时间节点越近越好,这样的用户更敏感,对这种用户的运营效果更好F,消费频率频率越高越好,说明用户对产品满意度高,愿意复购,更有价值M,消费金额金额越高越好,说明用户本身价值高,能够提供更高比例的营业额

当然,这是传统商业里的RFM模型,那么对应到运营当中,其实也。

如果以一个内容社区为例的话,那么R就指的是最近一次登录;F是一个月内的登录次数;M是产生内容的数量。当然,还可以针对你的产品特点,设置更多合适的用户模型指标。

如果我们可以针对这些用户行为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去做优化,就能够帮助我们运营好我们的用户。

比如一个R1F1M1的用户,那么这个用户可能就已经流失,或者是一个非常边缘的用户了,我们是不是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挽回。如果是R5F5M5的用户,那么这个用户一定是这个社区的核心用户,针对这种用户我们还可以怎么去刺激他的活跃呢?一个合格的用户运营,非常重要的素质是要懂得对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方法去管理,所以要讲用户科学分层、有针对性地运营。

03用户运营的四项核心工作在基于一定程度了解用户的情况下,运营工作就要开始了,从下面这张图可以了解,用户运营的四项核心工作内容就是:开源、节流、促活、转化。

开源

开源主要是指用户规模的扩大,通常落脚点在注册用户数,因此开源的主要工作有:

1)选择注册渠道和方式

注册渠道的选择决定用户进入网站或者产品的入口;注册方式的选择决定用户进入的门槛;

2)提升注册转化率

用户完成注册只是获得用户的第一个步骤,重要的运营工作是,如何将一个注册用户转化成一个对网站和产品有认知的有效用户。

节流

节流主要是指保持用户规模,通常落脚点在沉默用户数,因此节流的主要工作是:

1)定义清楚流失的标准是什么

2)建立流失预警机制

用户在何中情况下可能会流失,要通过运营数据得到一些模型,并制定相关的运营策略;

3)对已流失的用户进行挽回

开展适当的活动让流失的用户回到网站或产品中。

促活

促活主要是指提升用户使用网站或者产品的频次,通常落脚点在用户的留存率和用户活跃率,因此促活的主要工作是:

1)定义用户留存和活跃的标准

2)提升用户留存率

3)提升用户活跃度(用户行为、产品使用频次等)

转化

转化主要是指抓住高价值用户(核心用户)的需求,让他们为运营目标付出时间、金钱等,互联网的转化更多是转付费相关,所以通常落脚点在付费用户数,因此转化的主要工作是:

1)让未付费的活跃用户付费

2)让已付费的用户持续付费

用户运营的四件核心事项本身不是毫无联系的,相反,是处处有交集。别看核心四件事好像很少,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非常复杂的,这里就先点到为止,具体的开源、节流、促活、转化内容放到后面再讲。

内容

从上文内容中,大家可以学到很多关于电商运营能力素质模型的信息。了解完这些知识和信息,若米知识希望你能更进一步了解它。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dianshang/70794.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电商ONE团长是什么—什么叫团长和自提点?
网店的运营模式有哪些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