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情感 > 惟严药山公案

惟严药山公案

导读药山寺的历史文化优质回答药山寺开山祖师是惟严禅师。惟俨(745~828),又名药山惟俨。俗姓韩,唐绛州(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北)人。禅宗南宗青原系僧人。药山惟俨禅师是曹洞宗始...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药山惟俨语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药山寺的历史文化

药山寺的历史文化

优质回答药山寺开山祖师是惟严禅师。惟俨(745~828),又名药山惟俨。俗姓韩,唐绛州(在今山西侯马市东北)人。禅宗南宗青原系僧人。药山惟俨禅师是曹洞宗始祖之一,是联系马祖道一神系和石头希迁 禅系的重要禅师;在禅宗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7岁时,依潮阳西山慧照禅师出家,后从衡山希迁禅师(世称石头和尚,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受法。唐贞元初(785—805),于澧州药山(今津市市棠华乡境内)创药山寺,宗风大振。惟俨博通经伦,时誉甚高。尝叹“大丈夫当离法自净,谁能屑屑事行于布巾耶!”郎州刺史李翱几次请其讲“道”,惟俨不赴约,李只得前来聆听。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皆从其“道”。惟俨不赞同持戒,不许门人看经,独具“纯任自然”。在衡山时,希迁禅师曾作偈语称赞惟俨行事崇尚“离法自净,不事细行”。惟俨悟禅通慧,民间传其月夜长啸,声震澧阳90里。药山长啸峰故此得名。

唐大和八年(834年)农历11月6日惟俨圆寂,终年79岁,葬药山。唐文宗赐谥弘道大师,塔曰化成。唐伸为其撰碑铭。惟俨属禅宗南宗青原行思一系,经云岩昙晟再传至洞山良价,创曹洞宗,著《宝镜三昧歌》。良价弟子曹山本寂继承师法,大振洞门禅风,著《寒山子诗集》。曹洞宗教以“正、偏、兼”三概念,配君臣之位,分析佛教真如与其派生之世界万有关系。禅风以“回、互、细、密”著称。南宋时传入日本。公元1983~1984年,日本佛教寻根参拜团2次到津市药山寺寻根,参拜惟俨禅师墓。 在《祖堂集》卷四、《景德传灯录》卷十四的<药山惟俨传>中记载了惟俨的禅法语录。惟俨继承希迁的禅法,认为修行贵在自然,不必执意读经和修禅观想。一日闲坐,有僧问他:兀兀地思量什么?他回答:思量个不思量底。问:不思量底如何思量?答:非思量。惟俨不要求弟子看佛经,但自己常常看经,《惟俨大师碑》说他常看的经有《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有一天他在看佛经,弟子问:和尚寻常不许人看经,为什么却自看?他回答:我只图遮眼。弟子问是否可以学他也看经?惟俨则说:若是汝,牛皮也须看透。(《景德传灯录》卷四)(注9)意思是怕弟子无有休止地读下去而忘记识心见性的本旨。惟俨门下的道吾(圆智)、云岩(昙晟)是亲兄弟。一日,惟俨写一佛字问道吾是何字,道吾说:是佛字。惟俨则训斥说:咄,这多口阿师!(《祖堂集》卷四)示意佛字是不能用言语表述的。 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李翱与惟俨的交往被传为佳话。李翱(772-841),字习之,贞元十四年(798)进士,官至山南东道节度使,是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与惟俨相见是在元和十五年(820)出任朗州刺使、湖南观察使的时候。朗州与澧州毗邻,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大概药山连亘这两州,所以《宋高僧传》等史书记载惟俨在朗州药山。《宋高僧传》<惟俨传>记载,李翱到药山初访惟俨时,惟俨执经卷不顾,侍者提醒他太守在此。李翱等不及他回应便高声喊道:见面不似闻名。于是惟俨直呼李翱名,李翱答应。此后二人相见。从韩愈开始,儒家学者重视探索道、道统的问题。李翱曾师事韩愈,自然也关心这个问题。他见到惟俨辟头就问:何谓道耶?是想探询佛教对道的见解。惟俨运用禅宗接引学人惯用的隐喻方法,用手指天,指净瓶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大意是道不可正面表述,但它真实自然,就像云在青天,水在瓶一样。据载,李翱当即警悟,如同暗室已明,疑冰顿泮,立即作偈二首,其一曰: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相问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此后在太和九年(835)检校户部尚书、襄州刺使,充山南东道节度使的时候,又会见在唐州(治所在今河南泌阳)紫玉山传法的马祖系的紫玉禅翁(据《宋高僧传》卷十<道通传>,当为道通的弟子金藏),向他问法。此外,据《景德传灯录》》卷七记载,李翱还曾向马祖的弟子智藏、大义问法。 药山留下禅宗公案很多,除了药山还银、荣枯二树之外,最有名的,就是李翱问道了。

李翱,字习之,唐河北赵郡人,韩愈门人,亦为愈之侄婿。不为师之思想所拘,以客观采取佛学之精华。为朗州刺史时,访药山禅师,禅师于松下阅经,不理睬。李曰:“见面不如闻名。”禅师曰:“何得贵耳贱目?”李问:“如何是道?”禅师向上一指,向下一指,曰:“云在青天水在瓶。”李闻之,茅塞顿开,呈偈曰:

练得身体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吾来问道无余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后着《复性书》三篇,教人复性灭情。性即本心,情即烦恼。妙觉本心为烦恼所覆,智慧光明为情爱所障。譬如性如水,情如沙,水因沙而混,所谓“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赞曰松下问道示以无言闻名见面何说何传

用耳代目玄中之玄水在瓶中云飞天边又说偈曰:明善复初悟本源通权达变了循环青出于蓝为俊杰紫超乎红拜药山水清月现尘沙净性定情空烦恼蠲摩诃般若波罗蜜如是如是大自然

问道无余话,云在青天水在瓶 何解?

优质回答解释:是说正如云漂浮在蓝天、水装在瓶子里,不管形状如何变化,但其虚空和纯净的本质却是不变的。

改编自:《赠药山高僧惟俨》是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李翱题赠给药山惟俨禅师的一组七言绝句。

原文: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译文:

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这一日,李翱亲自上山登门造访,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指下,然后问:“懂吗?”李翱说:“不懂。”

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原来真理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李翱当即提笔写了一首诗:“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

扩展资料

该诗的首句描述禅师居住在幽静偏僻的地方,非常有迥离尘世的情趣。也就是第一首诗中提到的“千株松下”。“终年无送亦无迎”一方面是表示所居住之处人迹罕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禅师“心无挂碍”的体现。毕竟不肯终年无访者。

大彻大悟如药山禅师者,当有许多人前去参访问道。诗人自己也是其中一位,但禅师已证《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所以是心中没有“送迎”。后两句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有时”体现了禅师的“随缘任性”,无所用心。“直上”既是写禅师率性登顶的飘飘风度,也是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宗风体现。对于自己的本来面目,要当下承担,不杂疑虑,不受人惑。“孤峰顶”即是最高处,直上孤峰顶,就是直达最高处,就是直契真如实相,不与万法为侣。

身临最高处,忽见云开月来,清光洒露,于是与天地为一体的药山禅师,和唱一声,长啸万里。这一啸有什么含义,这一啸没什么意思,啸就啸了,并不容得分别思虑。只是如此,方才会得几分“笑傲浮华”意。

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药山惟俨语录,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若米知识的其他内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meishi/56477.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王俊凯有关光的语录
消耗自己的福报语录,消耗福分的事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