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米知识 > 情感 > 西方文明史经典语录,论通识教育公选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识教育课

西方文明史经典语录,论通识教育公选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识教育课

导读论通识教育公选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识教育课优质回答通识教育改变了“概念+通史”的教学模式,在压缩课时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其“原著细读+小班授课”的...

今天若米知识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西方文明史经典语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论通识教育公选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识教育课

优质回答通识教育改变了“概念+通史”的教学模式,在压缩课时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其“原著细读+小班授课”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大力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教师转换角色地位,及时更新,大力开展助教制度,将资源库建设纳入课时统计中,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资源库使用,更好达成通识教育公选课的教学目的。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公选课 网络教学资源库

“通识教育”(common education)是发端于美国的一种现代教育理念。1936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发表《高等教育在美国》一文,对当时美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专业主义、唯科学主义、唯技术主义、唯市场化取向的庸俗化方向提出深刻批评,这一批评也同样适用于现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当代高等教育情况。哈钦斯指出:美国教育从中学到大学都失去了教育的所在,中学教育为大学考试服务,大学本科教育为考研究生院服务(但是大多数学生并不继续入读研究院);同时,各种以适应市场需要为主的新兴科系在大学内不断增加,导致大学日益成为就业培训所,和职业院校没有区别。他认为,大学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如商学院、法学院,大学教育要培养的人才首先在于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之间必须具有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所有不同科系、不同专业的人应该在大学接受一种共同的教育,这就是common education“通识教育”。大学首先应该是一个“文明传承之所”,而不仅仅是“创新之所”,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首先必须掌握和积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而这种精华首先体现在记录这些文明历程的历代经典著作中。在诸多大学的共同推动下,“通识教育”理念得到大力推广,并为中国高等教育界所借鉴,众多高校纷纷开设通识教育公选课。这类课程由于其特殊的教学内容和目的,大量教学任务无法在课堂内实现,因此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就显得尤为必要。

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管理系统和资源系统,本文拟要讨论的是资源系统建设问题。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界定,网络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各类网络媒体素材、网络题库、试卷、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在压缩课时的大背景下,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无疑对通识教育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在信息化社会,网络已经成为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习惯网络生活。利用网络强大的信息资源整合功能,构建教学资源库,不仅可以有效地拓展教学空间,而且能更好地达成教学目的。

首先,传统教育模式下“教”与“学”的不足使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地点和教学时间都是固定的,师生知识、情感与人格的互动只能在课堂完成,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进度的控制以及教学手段的采用、对学生的评价等都由教师来实现,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被动接受教师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不可否认,这种方式有其积极的一面,传统教学模式目标明确、组织严密,有助于学生完整、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为培养学生某项技能和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囿于课堂的局限,学科知识点是由教师进行过选择的,不利于知识的全面传授。其次,传统教学模式以知识传授为目的,却忘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忽略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在缩短学时的大背景下,不仅拓宽了学生获取资源的途径,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信息化时代教师角色也在悄然变化。传统教学中学生囿于知识、经验的不足,信息全部由教师提供,但信息化时代,教师的信息化优势不再凸显,学生有多种途径和教师一样去获取知识,完成“自我学习”,自我解疑。教师的角色发生转换,因此教师功能也由此发生变化:首先,教师自己要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终生学习的时代,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观念,尤其作为从事高等教育的老师,更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获取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一定不能成为一个“知识传送器”,一定要对专业要有系统深入的研究,要站在一个更高的立足点传道、授业、解惑,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而不是“知道分子”。在获取足够知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帮助学生梳理信息,去粗取精,筛选有效信息,过滤无效信息,同时,教师的功能也在于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告诉学生如何更有效获取信息,收集所需信息,更好地学习、掌握相关知识。

再次,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也是通识教育课程性质所决定的。通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最重要的变化就是改变了以往“概念+通史”的教学模式,以“小班授课+原著细读”为主,通过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大量原著可以满足教学需要。西方的通识教育明确规定不能以“概论”代替原著来开设课程,以芝加哥大学为例。芝加哥大学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的所有课程都明确规定不能是“概论”课,而必须精心挑选经典或重要文献作为阅读材料。比如,“西方文明史”课并不是用一本四方文明史教材,而是主要阅读历代西方经典选读教材(芝加哥大学九卷本的《西方文明史原著选读》至今仍被各校选用)。哲学课更没有概论,课程内容主要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和康德等的著作。比如,讲先秦哲学思潮,不再是观光式介绍先秦哲学思潮史,仅告诉学生各家代表人物代表思想,而是踏踏实实地带着学生读一个学期的《孔子》《孟子》或《庄子》,通过原著细读,挖掘学生的阅读体会,不再将思想体会设定为一个一个的记忆点去要求学生强行记忆。深度阅读和讨论经典原著,而不是选读或概论性的介绍,对学生素质的考察重点就不再是知识点的识记,而能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的水平,了解民族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这在全球化的今天尤其必要。而以文化自觉为培养目标,通识教育公选课的开设目标就不是以兴趣为出发点的类似“小点心”之类专业课之外调剂身心、愉悦为主的选修课程,而成为学生素质培养方面的重要内容。

从上世纪末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开始应用以来,现在网络教学作为传统课堂的有效补充已经在各大高校广泛应用,但是纵观网络教学的长足进步,我们也要看到现阶段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明显不足:

第一,海量资源,少量使用。建设资源库对教学的辅助毋庸置疑,但现阶段大多数教学资源库大都存在信息量大、杂、乱,导致使用反而较少的问题。教学资源库动辄几十个G,甚至上百个G,但是这些海量资料不仅学生没有充分使用,教师能通读的都很少。海量信息恰恰暴露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弱点:没有走在学生前面,提取有效信息。同时由于网络课程的课时计算问题,多数资源库使用率都不高,资源的使用主要针对有主动学习意愿的同学,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如果不涉及考试内容,很少有学生会去主动查找资源库的教学资源。

第二,一旦建立,极少更新。这是个知识迅速更新的时代,很多教师在建立网络教学资源之初尽心尽力,但是一旦建立,却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极少更新。在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由于缺少助教的有效分担,很多老师课堂教学已经无暇兼顾,更别说网络资源库的建设了。而通识教育公选课的教学任务相对来说比较重,不仅要求教师细读原著经典,同时还要积极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些都是很费心力的事情,教师力所不逮,就只能优先课堂教学,无法兼顾资源库的更新。

教学资源跟不上时代,学生更加不喜使用,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排斥。

另外,网络教学资源库还存在资源组织线索和分类方式单一的问题。基于校园局域网的资源库建设,大多数都是按照“学科――章节――知识点”的分类方式来组织资源。这样的分类方式多将使用对象预设为教师,方便教师的教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更少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这也是导致教学资源库使用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通识教育公选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学等学科基本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的基本修养,唤醒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本民族特色,深入理解、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开展网络教学,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对通识教育公选课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如何更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高层次人才,就要解决问题。

第一,信息化时代,要实现教师角色、地位的转换。教师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学习时间,勇于学习,通读教学资源,多方面收集、整理教学资源,然后帮助学生有效梳理,并让资源库内容和教学密切联系,促进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

第二,教师应利用各种途径,及时更新教学资源,鼓励学生使用网络教学资源。一方面,教师要跟上时代,将最新的相关信息传达给学生,尽量多地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去搜索相关信息,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带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第三,尽可能实行助教制度,让助教承担部分网络资源搜集建设任务。通识教育在具体教学方式上,通常是小班教学,但是由于国内目前很多院校,尤其是理工科院校不具备这样的师资,因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台湾中原大学的做法是在课堂里选拔助教,选拔学习优秀的本科生同学担任下一年度课堂的助教,这样也不失为一个解决的办法。通过助教制度,可解决课堂的局限,由助教管理网络课堂,检查学生的细读成果,同时开展每周一次的小班讨论课。(以清华大学为例,其素质教育核心课程选课人数可以达到四五百,但是基本上还会有研究生担任助教,细化到每个自然班的人数,由助教带领学生展开每周一次的小班谈论课)。

第四,要鼓励教师大力使用教学资源库,就应该把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维护以及管理纳入课时工作量统计。这样才能真正从时间上保证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有效更新,鼓励教师使用、更新网络教学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课题,从网络产生到现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立不仅大大拓展了教学空间,而且改变了“认知型、灌输型、独奏型、封闭型、统一型”的传统教学模式,将课堂内外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而通识教育要取得预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大力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带领学生深入细读、研究本民族经典原著,师生之间及时有效地沟通,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文化自觉,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甘阳.大学人文教育的理念、目标与模式・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2000.

谬传千年的箴言|谬传

优质回答在中国崇尚权威的文化氛围中,名人名言占的地位是很重的,很多名家说的话,往往被民众当成指导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不二准则,但在这些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名言中,也有一些话被人刻意或无知地曲解,背离了话语者本身的意旨与初衷,以下便是几个流传最广泛的谬误:

1、以德报怨

原句:“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论语・宪问》

以德报怨,是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人们通常理解的“以德抱怨”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别人欺负你了,你要忍,被打碎牙齿也要往肚子里吞,别人来欺负你,你反而应该对他更好,要用你的爱心去感化他,用你的胸怀去感动他。

但事实上,孔子这句“以德抱怨”的后边还跟着另外一段话,是什么话呢?子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过来就是:孔子的一个弟子问他说:师傅,别人打我了,我不打他,我反而要对他好,用我的道德和教养羞死他,让他悔悟,好不好?孔子就说了,你以德抱怨,那“何以报德?”别人以德来待你的时候,你才需要以德来回报别人。可是现在别人打了你,你就应该 “以直抱怨”,拿起板砖飞他!

因为被人故意省略了一句话,刚烈如火的孔老夫子一下就被扭曲成了现在这个温婉的受气包形象。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原句: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秦伯》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这句话在现在看来,很明显就是统治阶级几千年来一直在玩弄的愚民权术――小老百姓嘛,让他们知道那么多干什么?最好都是浑浑噩噩,只知道照着我们的意思去庸庸碌碌一辈子。这句训诫不可谓不恶毒,千百年来它被中国的大小统治者奉为至宝。但这样的一条愚民之术,真是孔子这位致力于教化人民的教育家的本意吗?

我们知道,在春秋时代的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后人要研读那时侯的文章,便要再经过一个 “句断”的过程,即是根据上下文意思,自己在句子的适当地方加上标点和停顿,这样才能得出一句意思通顺而连贯的话。

在这里插一句,孔子的文章为什么被后人引用得非常多呢?其一这当然是孔子本身的名望使然,其二则是因为他的语录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一来,后来的人无论是谁,无论抱着什么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话中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相关部分,再加以自己个人倾向的理解和句断,用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比方说现在这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从前文来看,我们孔老先生前边一直在讨论诗礼乐的教育问题,可怎么后边一下子就变成去教帝王权术的训诫了呢?原来,这又是后人别有用心的断章取义,刻意在句子的中间用一个不恰当的“句断” 使这句话产生了歧义的缘故。我们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很容易就能得出这句话正确的分句方法:“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子的整句话就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而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孔老夫子的本意。

3、无毒不丈夫

原句: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

――民间谚语联对

“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这句话绝对是中国众多以讹传讹的话中最离谱的一个,就算是中学生,也能轻易看出这其中的不妥之处。

首先,这无毒不丈夫,就跟我们认识的古人崇尚的价值观念大大背离了。大丈夫,自然是说那些坦坦荡荡胸怀宽广的男人,至于恶毒阴损,暗箭伤人这种前缀怎么会放在前边来形容大丈夫呢?

原来,这句来自民间的谚语本来应该是“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这本来是个很好的句子,里边充分运用了对仗。显示出了一份阳刚有力的气魄,一个胸怀坦荡的男人形象就跃然于纸上,可惜劳动人民口耳相传的这一句话,居然传偏了。

这要从古时候文人的习性说起,在这副对联式的谚语里,“度”为仄声字,犯了孤平,念着别扭,很容易读为平声字“毒” ,那些对音律美感要求甚高的书生们念着念着,就传成“无毒不丈夫”了,于是这句话,终于成了典型的“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例句。

4、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原句: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论语・阳货》

先根据当年孔子的处境,提出一个疑问:“孔子当时为什么要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的话?我们知道孔老先生受《诗经》的影响很深,他说: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他认为《诗经》是一部伟大的著作,而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孔子推崇的巨著,里边倒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歌颂女子的活泼美丽、大方善良,以及当时男女平等的浪漫爱情氛围。事实也是这样,在春秋时代,男女间是相当平等的,而孔夫子本人更是曾反复多次以诗经里的“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来表达自己对婚姻和女子的平等看待观点。所以,说孔子歧视妇女,不仅和孔子的思想不符,更与当时的民间社会整个大环境对不上号,因此这个说法,实在是大大地有待商榷。

所以我们就要看看,孔子当初是在什么一种环境下说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句话的?这话又是对谁说的?在《史记・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的卫国之行,孔子“居卫月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翻译过来就是:孔子受卫国国君的邀请,来到了卫国,但在这期间,他发现自己只是被卫灵公拿来炫耀而已,并不是真正请他来教化卫国民众的,尤其是卫灵公的老婆,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竟然公开炫耀。孔子一怒之下就离开了卫国,并且发了感慨:“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知道了这些背景和经历,孔子这话就很好理解了。他骂的人是那种“被养”的女人和小人,女子还好说,可想想什么人才能养小人?君主啊!再看看孔子的卫国之行,一切都明白了,他这话是有一个特指的对象的,这个对象,就是卫灵公那位老婆南子,就是那些 “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宫廷女权。“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这一句话怎么解释呢?就是说你作为一个君主,对那些后宫的女人和没什么本事的拍马小人太亲近了,他们就会得意忘形,忘了自己的身份,开始用你的权力胡做非为,而你疏远他们吧,他们又要埋怨,总之是非常麻烦。此前没见过宫廷女人斗争的孔子说出这话是可以理解的,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么是谁误传了这句话呢?

西汉的时候有一位“大儒”董仲舒,此人大力主张“夫为妻纲”,就是这个家伙,借孔子的一句话并断章取义,给广大的中华妇女头上戴上了千年的枷锁。他在《基义》一书里还提出了“三纲”:“君臣父子夫妻之义,皆与诸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这三纲五常渐渐形成了统治者奴役百姓的一套准则,而“夫为妻纲”,也变成了中国千年来男女不平等地位的理论依据。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原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养生主》

先来看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这句话我们在什么地方见得最多呢?第一,是图书馆;第二,是全国各个小学的教室后墙上。按照现在人们的普遍理解,这句话实在是学习励志类的不二明言警句,比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都来得有气势,古往今来,不知道多少学子在这句话的激励下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奋发图强、追求上进,读那些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庄子七老八十还能说出这么振奋人心的话,精神实在令后世小辈景仰。

但庄子的原句其实是这样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翻译过来就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面对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我以本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那种永远看不到尽头的知识,怎么可能呢?会累死自己的!

再通俗点讲就是:学以致用。学问学来就是为了用,你再厉害,还能用到这世间所有的学问?既然不能用到,那你把自己整个生命都拿来学习是为什么呢?时间都被拿来学习了,还怎么有时间体验真正的生命呢?这不就跟吃饭是为了炫耀,穿衣是为了攀比的人一样,完全本末倒置了吗?所以他老人家就在《养生主》一书中给后世陷入这个怪圈的书呆子们提了个醒,你们这样苦学盲学乱学通学,不仅对身体不好还会拖累死自己的。

6、相濡以沫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伟大的思想家庄子还有另外一条咱们耳熟能详的名句:“相濡以沫”。

说起这句话,其实大有来头,武侠片里出镜率最高的一个词应该就是“江湖”了,这个“江湖”是从哪儿出来的呢?很多人以为它最初来源于古龙小说里的一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实不然,江湖这个词最早的出处,便是在庄子说的 “相濡以沫”的这句话中。在《大宗师》篇中,庄子给我们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有一天,一眼泉水干了,两条小鱼被困在了一个小水洼,为了生存下去,它们彼此从嘴中吐出泡泡,用自己的湿气来湿润对方的身体,互相扶持,互相依赖。但与其在死亡边缘这样互相扶持,还不如大家找到一条水路,开开心心地回到广阔的江河湖海,回到各自的天地,彼此相忘,自由自在。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江湖”就是这么来的。

这句话支撑了多少性格各异,却本没有多少感情基础的夫妻一直走到了最后。相濡以沫,多好的一个榜样啊,只是当年没曾想也不知道,既然需要相濡以沫才能支撑,为什么不干脆洒脱地放手,把自己与对方放开去找各自的幸福,去找各自的江湖呢?

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原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道德经》

要说起这句话,大半的愤青都会理解为:天地残暴不仁,把万物都当成低贱的猪狗来看待,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所谓圣人们也没什么两样,还是把老百姓当成猪狗!

但实际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说,天地不感情用事,对万物一视同仁,圣人不感情用事,对百姓一视同仁。它的原意中并没有压迫与歧视,恰恰相反,它说的是一个公平的道理:我们所有的人,所有的众生在天地的眼中,都是平等的。在千年后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先驱们提出众生平等的人本主义理念,被视为中世纪后西方文明史的开端。而实际上,在几千年前的中国,老子就已经提出相似的观点,甚至更为激进:不仅人是平等的,万物都是平等的。

选自“国学网”

智慧树知到《西方文明史导论》见面课答案

优质回答智慧树知到《西方文明史导论》见面课答案

1、综合国力即指一个国家软实力与硬实力的总和,其影响要素包括①经济的影响力②文化的影响力③政治的影响力④军事的影响力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①②③④

2、中世纪封建制度危机普遍性体现在下列哪些方面

A.农奴制度崩溃

B.庄园制度崩溃

C.雇佣军制度崩溃

D.领主附庸制崩溃

正确答案:农奴制度崩溃#庄园制度崩溃#雇佣军制度崩溃#领主附庸制崩溃

3、为了拯救中世纪欧洲走出泥沼,知识分子们提出文艺复兴运动纲领为①要文化不要愚昧②要美德不要腐败③要丰裕不要饥饿④要秩序不要紊乱⑤要和平不要战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

正确答案:①②③④⑤

4、欧洲文明的特点包括

A.利用文学艺术的宝库,显示欧洲文化的个性

B.摒弃“欧洲中心论”,强调向其他国家学习

C.强调文明要素的均衡发展、同步发展

D.强化欧洲一体化进程,打造拥有共同记忆的共同体

正确答案:利用文学艺术的宝库,显示欧洲文化的个性#摒弃“欧洲中心论”,强调向其他国家学习#强调文明要素的均衡发展、同步发展#强化欧洲一体化进程,打造拥有共同记忆的共同体

5、欧洲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时间段是

A.1400—1550

B.1300—1450

C.1500—1550

D.1500—1650

正确答案:1500—1650

1、“抒情的天才独能感觉到一个画景,象征世界从神秘的玄同忘我之境中产生。”这句经典的对于希腊艺术的评论是哪位哲学家所说

A.叔本华

B.尼采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正确答案:尼采

2、尼采超人哲学的原型是

A.最高道德的理想人格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西塞罗

正确答案:最高道德的理想人格

3、下列著作属于尼采的是

A.《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B.《悲剧的诞生》

C.《君主论》

D.《理想国》

正确答案:《悲剧的诞生》

4、下列作品属于柏拉图的是

A.《理想国》

B.《乌托邦》

C.《形而上学》

D.《政治学》

正确答案:《理想国》

5、《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长篇史诗统称为

A.《荷马史诗》

B.《罗马史诗》

C.《希腊罗马名人传》

D.《建城以来史》

正确答案:《荷马史诗》

1、下列作品中,属于达芬奇代表作的是

A.《蒙娜丽莎的微笑》

B.《大卫》

C.《西斯廷圣母》

D.《雅典学院》

正确答案:《蒙娜丽莎的微笑》

2、下列作品与艺术家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乔尔乔内《乌比诺的维纳斯》

B.拉斐尔《三圣贤》

C.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D.米开朗基罗《格尔尼卡》

正确答案: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3、文艺复兴艺术三杰是

A.达芬奇

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

D.提香

正确答案: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关于西方历史的书籍?

优质回答1、《西方历史史话》(The Story of Western History):由美国历史学家斯图尔特·艾伯特(Stuart E. Albert)编写,是一本全面而细致的西方历史史话,从古罗马到20世纪的西方历史,一路走来,以全新的视角,对西方历史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2、《西方文明史》(The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由著名历史学家保罗·拉斯克(Paul Lasky)编写,是一本全面而细致的西方文明史,从古希腊到现代,从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角度,以全新的视角,对西方文明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3、《西方历史》(The Western History):由历史学家约翰·威尔逊(John Wilson)编写,是一本全面而细致的西方历史,从古希腊到现代,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以全新的视角,对西方历史的各个时期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4、《西方文明史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Civilization):由历史学家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编写,是一本简明而精练的西方文明史,从古希腊到现代,从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角度,以全新的视角,对西方文明的各个时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描述。

5、《西方历史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History):由历史学家马克·沃尔夫(Mark Wolf)编写,是一本简明而精练的西方历史,从古希腊到现代,从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角度,以全新的视角,对西方历史的各个时期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描述。

当代时文文化思辨名句

优质回答当代时文文化思辨名句

1、我觉得对历史首先是要敬,因为历史不是一两个人,是几千年人类经验的总结。所以要敬。为

什么要畏呢人类历史有很多的挫折,有很多的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对于这些教训,不能掉以

轻心,要有一个畏的态度。把这些教训吸取了,我们今天尽量避免那些教训,使我们国家更兴

旺,民族更复兴。

2、人生道路上,那个道路是崎岖不平的,但是我有一条,磨难闯过来,坎坷战胜它,一直往前

走。

3、我受了渔民、农民、商人的影响,在我的个人的文化呢,我受了渔业文化、农业文化、商业文

化影响,我身上有这三种文化的影子:第一,有一点勇敢精神;第二,有一点务实的精神;第三,有

一点通变的精神。

无论你的行为是对是错,你都需要一个准则,一个你的行为应该遵循的准则,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你的行为举止。了解完西方文明史经典语录,论通识教育公选课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通识教育课,若米知识相信你明白很多要点。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rm2g.com/qinggan/21148.html

作者: 若米知识

若米知识为您提供最全面的生活百科网站大全,主要为您提供数码、汽车、财经、美食、财经、科技、健康、教育、创业、电商、影视、百科等资讯信息,在这里可以找到您所需的答案,解决您所困惑的问题。
尊老爱幼是什么意思
个性游戏昵称起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898-888816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